彼得·豪伊特(Peter Howitt),男,1946年5月31日出生于加拿大,毕业于麦吉尔大学、西安大略大学、西北大学,现代“熊彼特式”经济增长理论的创立者之一,布朗大学经济学荣誉退休教授,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彼得·豪伊特的研究集中在宏观经济学和货币经济学领域,他长期为宏观经济学和货币理论寻找新的理论基础,并就加拿大货币政策主题撰写了大量著述。
彼得·豪伊特曾任教于西安大略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1987年,他和法国经济学家菲利普·阿吉翁写出了题为《通过创造性破坏实现增长的模型》的论文,创立了约瑟夫·熊彼特增长范式。1992年,二人进一步合作,发表的论文《通过创造性破坏实现增长的模型》首次构建了完整数学模型,系统阐述“创造性破坏”的动态过程。2020年,豪伊特因在经济增长方面的研究获得了毕尔巴鄂比斯开银行基金会知识前沿奖。2025年10月13日,彼得·豪伊特与乔尔·莫基尔、菲利普·阿吉翁共同获得2025年诺贝尔奖,其中豪伊特因“通过创造性破坏实现持续增长的理论”获得1/4的奖金份额。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彼得·豪伊特1946年5月31日出生于加拿大,1968年获麦吉尔大学经济学学士,1969年获西安大略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73年获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72年至1996年,彼得·豪伊特任教于西安大略大学。这期间,他和法国经济学家菲利普·阿吉翁在1987年写出了题为《通过创造性破坏实现增长的模型》(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的论文,创立了约瑟夫·熊彼特增长范式,在众多经济增长理论中独树一帜,并引发了在竞争、不平等、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多项后续研究。1992年,二人合作发表的里程碑式论文《通过创造性破坏实现增长的模型》中,首次构建了完整数学模型,系统阐述“创造性破坏”的动态过程:当创新性产品进入市场,旧有产品生产者将丧失市场份额。这一过程兼具创造性与破坏性双重特征,既带来新技术、新产品,也淘汰技术落后的企业。1996年至2000年,彼得·豪伊特在俄亥俄州立大学任教。
2020年,彼得·豪伊特因在经济增长方面的研究获得了毕尔巴鄂比斯开银行基金会知识前沿奖,该研究强调了创新、技术变革、竞争和生产力的重要性。
2025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乔尔·莫基尔、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特,以表彰他们“对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的阐释”。其中,一半奖金由阿吉翁和豪伊特共同获得,以表彰其“通过创造性破坏实现持续增长的理论”。
社会任职
学术研究
研究领域
彼得·豪伊特的研究集中在宏观经济学和货币经济学领域。他是现代“约瑟夫·熊彼特式”经济增长理论的创立者之一,长期积极为宏观经济学和货币理论寻找新的理论基础,并就加拿大货币政策主题撰写了大量著述。
学术论文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
Peter Howitt.nobelprize.2025-10-13
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3人!表彰他们解释了“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每日经济新闻-百家号.2025-10-13
Peter W Howitt.布朗大学.2025-10-13
Peter Howitt.CD Howe 研究所.2025-10-13
Peter W Howitt Overview.布朗大学.2025-10-13
三位诺奖得主破解持续增长谜题,技术创新与开放是“王道”.第一财经-百家号.2025-10-13
午间阅读 | 创造性破坏:经济发展的主角.经济观察网-澎湃新闻.2025-10-13
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3名经济学家获奖,表彰其“对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的阐释”.澎湃新闻-百家号.2025-10-13
Peter Wilkinson Howitt.简历.2025-10-13
Peter W Howitt Background.布朗大学.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