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阿吉翁(Philippe Aghion),男,1956年8月17日出生于法国巴黎,2025年诺贝尔奖得主,“内生增长理论”的领军人物,“约瑟夫·熊彼特增长范式”的创建者之一。菲利普·阿吉翁是法兰西学院院士,计量经济学会会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还担任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等多所院校教授。
1987年,菲利普·阿吉翁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两年。1990年起,他在伦敦的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工作了10年。在此期间,他还被任命为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的正式研究员与伦敦大学学院经济学教授。2000年,他加入哈佛大学任教。2015年,他在巴黎法兰西学院担任制度、创新与增长经济学教授。同年,他被任命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百年经济学教授。
菲利普·阿吉翁的研究重点是增长经济学,以作为约瑟夫·熊彼特的阐释者而出名,他与彼得·豪伊特共同创立了熊彼特增长范式。此外,菲利普·阿吉翁还广泛研究了创新背后的微观机制与制度因素,并积极关注创新政策的社会效果,如创新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发明人才的培养机制等。2001年,他获Yrjo Jahnsson奖。2020年3月,他与彼得·豪伊特共同荣获毕尔巴鄂比斯开银行“知识前沿奖”。2025年10月13日,菲利普·阿吉翁等三人获2025年诺贝尔奖,以表彰他们解释了“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菲利普·阿吉翁1956年8月17日出生于法国巴黎。1980年毕业于卡尚高等师范学院数学系。1987年,他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由三位导师共同指导,分别是2007年诺奖得主埃里克·马斯金(Eric Maskin)、一般均衡理论专家安德鲁·马斯克莱尔(Andreu Mas-Colell),以及微观理论专家杰里·格林(Jerry Green)。
工作经历
博士毕业后,菲利普·阿吉翁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两年,后返回欧洲,1990年起在伦敦的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担任该行副首席经济学家,1992年起至2000年,担任该行研究协调员。在此期间,他还被任命为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的正式研究员与伦敦大学学院经济学教授。2000年,他加入哈佛大学任教,次年获Yrjo Jahnsson奖(该奖项旨在表彰45岁以下欧洲最佳经济学家)。2009年,菲利普·阿吉翁荣获约翰·冯诺依曼奖。2015年,他在巴黎法兰西学院担任制度、创新与增长经济学教授,他的教席也于当年设立,该教席由二十余名研究人员组成,旨在推动创新经济学、环境、生产力与企业动态以及家庭收入流动性等领域的前沿研究。同年,他被任命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百年经济学教授。2018年至2020年,他还访问了哈佛大学经济学系。
2020年3月,他与彼得·豪伊特共同荣获毕尔巴鄂比斯开银行“知识前沿奖”,以表彰其“基于创造性破坏过程中产生的创新,发展了一种经济增长理论”。此外,他先后获得了法兰西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等荣誉与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等奖项,并担任计量经济学会会士等职务。
2025年10月13日,菲利普·阿吉翁等三人获2025年诺贝尔奖,以表彰他们解释了“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他与豪伊特获得了各自获得了四分之一的奖金。
学术成就
菲利普·阿吉翁的研究重点是增长经济学,他是“内生增长理论”的领军人物,“约瑟夫·熊彼特增长范式”的创建者之一。
阿吉翁不仅关注创新带来的好处,也重视其潜在的阴影与破坏。他将20世纪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创造性毁灭”(creative destruction)思想引入现代经济学,借以说明技术进步如何通过破坏旧有结构而推动经济增长。1992年,阿吉翁和合作者彼得·豪伊特(Peter Howitt)一起建立了“约瑟夫·熊彼特增长模型”(Schumpeterian Growth Model),让熊彼特的思想开始受到主流宏观经济学界的重视。
之后,菲利普·阿吉翁又进一步提出了“约瑟夫·熊彼特范式”(Schumpeterian Paradigm),其中有三个重要理念:(1)创新与知识传播是增长过程的核心;(2)创新依赖激励和财产权利保护;(3)经济发展是“创造性破坏”,新的创新让以往的创新变得过时。
此外,菲利普·阿吉翁还广泛研究了创新背后的微观机制与制度因素,例如持股结构、融资环境、公司治理、企业异质性等。他也积极关注创新政策的社会效果,如创新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发明人才的培养机制等。
人物活动
2012年,菲利普·阿吉翁与法国经济学界同仁联名发表公开信《我们作为经济学家,只支持奥朗德》。
2017年,包括菲利普·阿吉翁在内的四十名经济学家签署了一份呼吁书,以支持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担任总统。
2023年2月,在“《财经》年会2023:预测与战略”上,菲利普·阿吉翁围绕“创新和增长”分享了观点。同时,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第四任院长钱颖一与阿吉翁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个人作品
书籍作品
以上仅列举部分
学术论文
以上仅列举部分,资料参考:
人物荣誉
以上仅列举部分
个人生活
菲利普·阿吉翁的父亲雷蒙德和母亲加比都是来自埃及亚历山大港的犹太人,两人自幼青梅竹马,结婚后一同移民到法国巴黎。阿吉翁的父亲开办了一个现代主义画廊,母亲加比(Gaby Aghion)从小对女性时装很感兴趣,之后创办了“Chloé蔻依”品牌。加比也是“prêt-à-porter”(奢华成衣)这一名词的发明人,开创了将女性化审美、精细化剪裁与大批量生产相结合的风格。菲利普·阿吉翁的父母时常在家带他讨论艺术、政治和学术话题,让他从小就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广阔的知识面。
参考资料 >
创造性破坏的力量.豆瓣读书.2025-10-13
菲利普·阿吉翁-传记和出版物.college-de-france.2025-10-13
以“熊彼特范式”重思发展.四川在线.2025-10-13
Philippe Aghion.诺贝尔奖官网.2025-10-13
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5-10-13
菲利普·阿吉翁.frontiersofknowledgeawards-fbbva.2025-10-13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发财不一定需要知识,但经济增长需要.新浪财经-搜狐网.2025-10-13
专访菲利普·阿吉翁:高通胀会对“创造性破坏”产生不利影.北京大学.2025-10-13
中信出版2位作者获得2025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的研究为什么重要?.中信出版-腾讯网.2025-10-13
2025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今日头条.2025-10-13
69岁法国犹太学者阿吉翁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母亲是奢侈品品牌“Chloé蔻依”创始人,父亲开画廊;本人曾是马克龙顾问.大河网-搜狐网.2025-10-13
L’appel de quarante économistes : « Pourquoi nous soutenons Emmanuel Macron ».lemonde.2025-10-13
钱颖一对话法国经济学家阿吉翁.清华经管EMBA-微信公众平台.2025-10-13
内生增长理论.豆瓣读书.2025-10-13
外文检索.中国知网.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