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塔(别名:山尾塔,万州塔)是万宁市著名胜景之一,已列入海南省重点保护文物。青云塔体为八角形,用火砖和零星石料砌成,塔高约27米,分7层7檐,柱顶托着一个球形塔刹,底层西门顶部嵌着一块长方形石雕匾牌,刻有“青云”两字。地址位于海南省万宁市万城镇东南2公里的山尾岭上。
青云塔前身是文魁塔,始建于公元1666年,毁坏后于爱新觉罗·旻宁壬辰年重建,取名青云塔。日本入侵海南万宁时,在舰上用望远镜瞭望青云塔,误为军事设施,便开炮轰炸该塔,但终未炸毁,仅南角有较大的损坏而已。海南建省后已将损坏处修缮。
名称由来
青云塔前身的文魁塔毁坏后于道光壬辰年重建,取名青云塔,因为塔身高耸壮观而得名。因建在山尾岭上,故当地人也称为“山尾塔”,也因万宁古称万州区,故也叫“万州塔”。
历史沿革
青云塔前身是文魁塔,始建于公元1666年,毁坏后于道光壬辰年重建,取名青云塔。日本入侵万宁市时,在舰上用望远镜瞭望青云塔,误为军事设施,便开炮轰炸该塔,但终未炸毁,仅南角有较大的损坏。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气候
万宁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丰富,温度偏高,年平均气温24.8℃。
地形地貌
青云塔所在的地域地处五指山东南部余脉外围,地势西高东低,兼有多种地貌。按平均海拔、地表形态特征和切割程度划分,由中山、低山、高丘、低丘、台地和阶地平原组成。
建筑特征
青云塔体为八角形,用火砖和零星石料砌成,塔高约27米,分7层7檐。
塔身
塔身内部为螺旋式楼梯,但是上至第三层时,里面的楼梯已经坍塌,无法继续登顶。
底层
青云塔底层内壁为八角形,上面六层内壁均为圆形,每层从不同方向对开两个拱门,一供观赏,二供通风透光。底层西面开一个门,门顶塔墙上嵌有一块长方形的石碑,上刻“青云”两字,旁边有“爱新觉罗·旻宁壬辰年建”小字。塔的第三层与底层塔门同向。又嵌有一块同样大小的石碑,上刻“甲峰”两字,旁有小字。从底层西门进去,可仰望塔顶,纵观塔腹全貌。顶层正中,突出一个八棱柱,柱顶托着一个球形塔刹。
开发与保护
海南省在建省后已将青云塔损坏处修缮。
获得荣誉
青云塔被列入海南省重点保护文物。
相关文化
诗句
剧作家田汉登青云塔时曾写下“文魁七级塔,粮仓万顷田”的诗句。
传说
在青云塔的西北方,是东山岭,东边,是狮子岭。青云塔与东山岭之间,流传着如此传说———从前有一位从朝廷下来视察的大臣游览东山岭,在山上他举目眺望,只见岭下几十里是万顷沃土良田,稻浪翻滚,一派风调雨顺之景象,大臣不禁连声称赞,有位风水先生对大臣说:“我不这样认为,我已看出,这下面有条青龙。而此条青龙腾空上天之日,便是大祸降临人间之时,这万顷良田将会被大水淹没。而解除灾难唯一办法就是建成一座风水佛塔,以镇住青龙首,惟此能保住此地的田粮百姓。”听了先生之言,大臣即刻禀报朝廷,求拨专银建起了这座“镇龙塔”。从此这里代代平安,物产丰盛。万宁市此地也素有“万安”“万宁”之称呼。
青云塔与狮子岭,则有着另一个传说:狮子岭因为山岭形状像狮子而得名,狮子岭山下,有一个村子叫扶峰村。在扶峰村,有着十几间百年老宅,百年老宅当年的主人,声名显赫,村子也是人才辈出。扶峰村人才辈出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风水好。相传狮子岭是一头活狮,守护着村子,保佑着扶峰人富贵荣华。狮子岭附近的另一村子因嫉妒扶峰人,便找来风水先生和能工巧匠,在村前的岭上修建青云塔,每当太阳西下,塔顶的球形塔刹就落于狮子脚下,狮子见此球后贪于玩耍,不思进取,破坏了狮子岭下的风水,扶峰村一时的繁荣昌盛,也就日渐西下。
参考资料 >
【文化万宁】青云塔.微信公众平台.2025-09-09
万宁青云塔: 几经浩劫今犹在.万宁发布.2025-09-09
解读万州城:东山岭“海南第一山”成万宁代名词.海南日报.2025-09-09
「最美海南外景地」景库上线!本期推介:万宁.微信公众平台.202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