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剧院

重庆大剧院(英文名:Chongqing Grand Theatre),位于重庆市江北区文华街东路2号,于2007年1月28日开工建设,2009年9月6日竣工并投入使用。重庆大剧院由保利剧院管理公司负责经营管理。

重庆大剧院大剧院的设计以“孤帆远影”为主题,外形酷似“玻璃时空船”,建筑表面选用浅绿色的有机玻璃。重庆大剧院居重庆市确定的十大社会文化事业基础设施项目之首,由华东设计院和GMP公司联合设计,大剧院占地面积100亩,总建设面积10.45万平方米,总投资16亿元,建设工期3年。建筑分为地上七层和地下两层,建设总高度64米。重庆大剧院内设有大剧场、中剧场、排练厅三个部分。大、中两个剧场,各配有1套可拆装的反声罩,舞台为镜框式台口“品”字形舞台。观众厅共设有2764个座位,其中大剧场有1826个,中剧场有938个。另设有中、高档化妆间72间,并拥有一个贵宾厅。大剧场主要供大型歌剧、舞剧、芭蕾舞、交响乐演出,兼顾大型综合文艺演出;中剧场主要用于戏剧、话剧、音乐会等。从2009年11月1日试运行至今已接待1700余场来自国际国内一流专业艺术表演,其中包括原版音乐剧专业《猫》《人鬼情未了》《保镖》、舞剧《云南映象》《十面埋伏》《孔雀》、话剧《茶馆》《李白》《四世同堂》《戏台》《暗恋桃花源》等经典演出。

重庆大剧院曾荣获2010~2011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第十届中国土木工程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并被中国建筑业协会公布为“改革开放40年百项经典工程”。

建造沿革

1980年,时任重庆市市政协委员的叶语,联合重庆文艺界人士多次呼吁,建设重庆大剧院。2002年,在重庆市政协第六次会议上,叶语再次提出建设重庆大剧院的建议,被重庆市政府采纳。2003年10月10日,来自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及国内的6家设计团队齐聚一堂,参加重庆大剧院建筑设计方案公开征集会。2004年4月,包括重庆大剧院在内的重庆市10大社会文化基础设施项目设计方案市民公示活动在解放碑时代广场举行。 2005年6月18日,重庆大剧院奠基。2007年1月28日,重庆大剧院主体工程开工。2008年2月26日,重庆大剧院封顶。2009年4月29日,重庆大剧院测试演出。 同年9月1日,重庆大剧院竣工。 同年,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市政府相关部门签订了重庆大剧院委托经营管理协议,同年正式成立重庆市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并于2010年1月1日正式经营管理重庆大剧院。

设计建设

设计理念

重庆大剧院由华东设计院和德国著名建筑设计公司GMP公司设计,以“孤帆远影”为主题,其建筑表面选用浅绿色的有机玻璃,整个大剧院外形酷似“玻璃时空船”,寓意从过去驶向未来。

建筑特点

工程由江北嘴投资集团建设,项目总投资近16亿元,总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最高处约64.06米,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设计使用年限100年。主体建筑东西长约220米,南北宽约110米,共有九层,其中地下两层。地面以上的外立面和屋面结构由11块棱角分明的“石块”组成。外墙和屋顶为翡翠色调的玻璃墙,内层白色,外层淡绿色,结构采用双层换气玻璃幕墙系统,当强光照在外面一层玻璃时,夹在两层玻璃中间的空气变热从顶部流出,不仅可以使墙体美观,而且可有效缓解内层过热。外层玻璃墙体为内透光,夜晚,在灯光的照射下,大剧院就像透明、炙热的水晶球。

建筑格局

大剧场

大剧场位于剧院的东侧,面朝长江。分为三层,观众座位1826个(包含乐池88个座位)。大剧场可举办音乐剧、交响乐、芭蕾舞歌剧、话剧、舞剧、戏剧、室内乐、发布会、讲座、庆典晚会等多种形式的演出活动。大剧场舞台机械设备由德国BBH与浙江大丰公司联合提供。舞台采用“品”字形,分主舞台、左右对称侧舞台和后舞台。舞台总进深52米,舞台总宽73米;舞台台口宽18米,高12米,主舞台宽18米,台深18米。左、右侧补偿台7.5米,深18米。左、右侧舞台台宽18米,深18米,舞台面至侧舞台屋面距离16米。后舞台宽20米,深24米,高16米。

中剧场

中剧场位于剧院西侧。分为二层,观众座位938个(包含乐池65个座位)。中剧场多开展音乐剧、交响乐、芭蕾舞歌剧、话剧、舞剧、戏剧、室内乐、发布会、讲座、庆典晚会等多种形式的演出活动。中剧场舞台设备是由Waagner biro Gmbh(瓦格纳-比罗公司)和解放军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联合提供。舞台总进深42米,舞台总宽58米;舞台台口宽15米,高8.5米,主舞台宽15米,台深15米,左、右侧舞台补偿台5.3米,深15米。左、右侧舞台台宽15米,深15米,舞台面至侧舞台屋面距离16米。后舞台宽20米,深19.5米,高16米。

微剧场

剧院拥有一个面积约700平方米的微剧场与两个面积为410平方米的排练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微剧场主要用于举办讲座、发布会、中型会议等形式活动。微剧场座位220个,灯光、音像配备齐全,除了供应演出前部分团体的排练需求以外,该厅也可作讲座、发布会、中型会议使用。微剧场内的220个座位皆可进行收缩,更大幅度地利用空间。大型的演出团体需彩排使用时,可将220个座位整体进行收缩,形成一个标准宽敞的活动及排练场地。

公共空间

除大中剧场两个大厅外,另设有72个化妆间,包括VIP化妆间、演员休息室、乐队休息室等。大剧场设有一个江景贵宾厅,中剧场设有一个贵宾休息室。

主要功能

重庆大剧院主要承接音乐剧、话剧、歌剧、舞剧、音乐会、儿童剧等等,兼顾大型综合文艺演出,同时具有为国内外演出团队及文化艺术交流提供排练、会见、会议、宴会等服务功能,是具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大型文化演艺综合体。也可为广大观众和旅游观光者提供餐饮、娱乐、休闲、购物、观光等服务。

重要演出

参考来源:

所获荣誉

2011年11月,重庆大剧院荣获2010~2011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2011年12月,重庆大剧院荣获第十届中国土木工程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2019年1月,被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业协会公布为“改革开放40年百项经典工程”。 

主要价值

重庆市大剧院,集歌剧、戏剧、音乐会演出、文化艺术交流多功能为一体,是重庆城市社会文明新的象征和标志性建筑。对于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与城市功能、增强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经过多年的不断创新与经验积累,重庆大剧院已成为全国剧院行业的典范,被中宣部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经典案例向全国推广。剧院以“西部第一、全国一流”为发展目标,秉持“内容引领、数字延展、创新空间、融合发展”的主基调,全面打造五大演出平台和复合型社交场景的新型文化空间。通过构建具有重庆市独特辨识度的“重庆之眼”文化演艺综合体,剧院不仅丰富了城市多元化、高质量的文化演艺供给,更显著提升了城市文化建设和软实力,成为重庆乃至中国西南地区文化繁荣的重要标志。

相关事件

2025年9月30日,重庆大剧院发布演出预告,辛柏青定于2025年10月24日正式复出工作,领衔主演话剧《苏堤春晓》,演出时间为两天。

参考资料 >

今日遇“建”|重庆大剧院.微信公众平台.2025-07-17

找不同丨重庆大剧院·重庆1949大剧院:时空交错的艺术之旅.微信公众平台.2025-10-12

【四史故事】重庆大剧院.微信公众平台.2025-10-12

重庆大剧院.重庆网.2024-02-22

重庆大剧院等3个建筑入选“改革开放40年百项经典工程”.上游新闻.2023-11-01

【剧院巡礼】之五:重庆大剧院.微信公众平台.2025-10-12

2010-2011年度建筑工程鲁班奖获奖工程名单.建筑之窗.2023-11-01

重庆舞台|1月29日—2月4日演出预告:佳节将至 文艺演出丰富多彩.重庆日报.2024-02-22

久别将重逢 | 还记得我们的样子吗?.微信公众平台.2025-10-12

重庆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重庆文旅集团.2025-10-12

朱媛媛去世近5个月后,辛柏青10月24日复工出演话剧《苏堤春晓》扮演“苏轼”,剧院确认.百家号.202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