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机场之战

虹桥机场之战是新四军六团于1939年7月在上海虹桥机场袭击日军的战斗。

1939年5月1日,叶飞、吴焜率领新四军第六团三个营,从茅山出发向东路地区进发,到苏州市、常州、太仓市地区与何克希领导的地方武装会合。同年7月,新四军六团二营营长兼“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二支队支队长廖政国,率部逼近上海市近郊。7月23日傍晚,廖政国率部追歼伪军至青浦区附近,意外抵达日军虹桥机场。受八路军火烧阳明堡机场启发,他与张锡能、蓝阿嫩等连级干部商议后,决定突袭。部队行动迅速,未发一枪便突入机场,将伪警察与办事人员从被窝中带出,集中关押,并缴获数支步枪。之后部队被日军发现,敌人开枪射击,廖政国率领部队迅速用汽油浇洒飞机,烧毁敌机4架,最终撤出阵地,向常熟市方向转移。

虹桥机场之战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极大鼓舞了抗日军民。

战役背景

1939年春夏之间,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陈毅,根据党中央确定的江南新四军“向北发展,向东作战,巩固现有阵地”的战略方针,决定派新四军第六团出师东进,冲破中国国民党的限制,独立自主地扩大抗日力量,建立新的抗日根据地。同年5月1日,叶飞、吴焜率领新四军第六团三个营700多名指战员,从茅山出发向东路地区进发,到苏州市、常州、太仓市地区与何克希领导的地方武装会合。路上连续打了“黄土塘战斗”“夜袭浒墅关镇战斗”“智擒邓敬烈”等仗,消灭大量日、伪军。

战斗过程

1939年7月,新四军六团二营营长兼“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二支队支队长廖政国,率部逼近上海市近郊。7月23日傍晚,该部在青浦地区追歼一股伪军,追击途中边打边进,连续推进数十里,俘获多名伪军。行进中,廖政国与向导走在队伍前列,抵达一处空旷平坦、设有洋房与铁丝网的区域。经询问,向导告知此处为日军控制的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得知地点后,廖政国联想到八路军火烧阳明堡日军机场的战例,萌生突袭虹桥机场的想法;但因无法与指挥部取得联系,无法请示行动方案。待两个连队抵达后,廖政国召集连长、指导员张锡能、蓝阿嫩、叶克守等人商议,众人斗志旺盛,均支持袭击计划,且主动请战担任突击任务。

廖政国随即部署两个连分头突击,在机场内高大洋房前会合后攻占大楼。部队行动迅速,未发一枪便突入机场,将熟睡的伪警察与办事人员逐一从被窝中带出,集中关押,并缴获数支步枪。廖政国判断机场应有日军驻守,推测其因放松戒备未察觉新四军行动,遂下令分路搜索,期间战士发现4架敌机。不久,驻守机场四角碉堡的日军察觉动静,以三八式步枪机关枪向新四军射击,双方交火,手榴弹爆炸声随之响起。廖政国考虑到机场距上海中心城区近,日军增援将至,久留不利,一面组织人员收拢部队、摸清敌情,一面下令焚烧敌机。五连指导员蓝阿嫩迅速部署部分战士阻击日军,其余战士打开汽油桶向机身泼洒汽油,投掷火把引燃敌机,片刻后火光冲天,4架敌机陷入火海。碉堡内日军因不明新四军兵力,仅盲目射击不敢出击。廖政国趁机率主力撤出机场,二连长叶克守则带领阻击部队驻守机场外围,顶住日军轮番增援进攻,待主力安全撤离后,才撤出阵地,随部队向常熟市方向转移。

价值意义

1939年7月24日,《申报》《中美日报》《大美晚报》以及《大晚报》都刊发了“日虹桥机场遭袭击”的消息,虹桥机场之战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给抗日军民以极大鼓舞。

参考资料 >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 80多年前,一枪未发攻入虹桥机场,烧穿 4 架日军战机!揭秘制胜经过.澎湃新闻.2025-10-11

闽东人民子弟兵与火烧虹桥飞机场.福安新闻网.2025-10-11

1939年新四军奇袭虹桥机场日军.百家号.202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