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理工职业大学

辽宁理工职业大学(Liaon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位于辽宁省锦州市,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职业本科高等学校,是辽宁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教育部第三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2003年4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于2001年的锦州东开专修学院转制为锦州商务职业学院,开展高等职业教育;2010年2月,学校更名为辽宁理工职业学院;2019年12月,教育部同意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020年6月,更名为辽宁理工职业大学。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校园占地88万㎡,教学生活用房39万㎡(含在建),教学设备值为1.42亿元,图书130万册,校内实训室210个,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2496人,有专任教师707人。下设四个教学院部、六个二级学院,共开设39个本专科专业,4个专业群(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获批省级兴辽卓越专业群建设项目,1个专业获批省级现代学徒制示范专业,2个专业获批省级数字化升级改造示范专业。

历史沿革

2003年4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转制为锦州商务职业学院,开展高等职业教育,招收辽宁省内外应届高中毕业生和三校生,列入全国统一高考招生计划。2007年9月,学校整体搬迁至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太行山路校址,同年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成立中等专业学校部,招收三年制初中毕业生和一年制高中毕业生。2010年2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辽宁理工职业学院。2012年,通过辽宁省教育厅人才培养水平合格评估。

2017年6月,学校新设立高中部,成立附属高中,为民办高级中学。同年,学校晋升本科高校的申请被列入辽宁省“十三五”高校设置规划中。2018年,被认定为辽宁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9年12月,教育部同意辽宁理工职业学院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校名称暂定为“辽宁理工职业学院(本科)”,为全国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2020年4月,学校获批为教育部第三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6月,教育部同意辽宁理工职业学院(本科)更名为辽宁理工职业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下设四个教学院部、六个二级学院,共开设39个本专科专业。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辽宁理工职业大学坚持以特色专业兴校,着力打造以“工科专业为主体、装备制造类专业为重点、电子信息类专业为支撑、现代服务类专业有特色”的专业布局结构,推行“一群一院一中心、一专一企一平台、一课一书一空间”的专业与课程建设理念,目前共开设39个本专科专业。4个专业群(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获批省级兴辽卓越专业群建设项目。1个专业获批省级现代学徒制示范专业。2个专业获批省级数字化升级改造示范专业。2021年,辽宁理工职业大学获批“辽宁省兴辽卓越专业群建设项目”4个、“辽宁省兴辽产业学院”1个、“辽宁省现代学徒制试点示范专业”1个、“辽宁省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1个、”辽宁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资质”“锦州市养老护理培训基地“1个、”锦州市应用技术协同创新平台“4个。2022年学校获批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职业本科专业获批学士学位专业授权。

2023年,辽宁理工职业大学获批辽宁省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辽宁省课堂革命典型案例2个、辽宁省首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1个、省级数字化升级改造示范专业2个;在“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评选中,获批省级规划教材3部,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与兄弟院校联合申报的“智能建造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获得教育部批准;3个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通过省级验收;辽宁理工职业大学北镇市乡村产业振兴学院入选辽宁省“教育振兴乡村”工程首批支持单位;获批辽宁省兴辽产业学院3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项;以牵头学校身份加入锦州市产教联合体,与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和院校合作,共建国家级、省级产教融合共同体33个;获批加入2个省级实质性产学研联盟,与企业共建3个省级科技平台;新建锦州市工匠学院、锦州市汽车维修培训合作基地。

2024年,辽宁理工职业大学获批“全国工匠培训学院建设点”“全国共建职业体验教育基地”“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护理与照护教育实践基地”“省级众创空间”“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师资规模

截至2024年10月,辽宁理工职业大学现有专任教师70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7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39.18%;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46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66.34%;“双师型”教师325人,占专业教师总数53.81%;企业一线兼职授课教师19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27.3%。省教学名师24人、省优秀教师3人、省专业带头人3人、省骨干教师4人。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竞赛和教育教学改革,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1项、市级科技奖10项,获评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1门,教育部在线研究中心“拓金计划”金课2门,省级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省级课堂革命优秀案例2个,省级课程思政典型案例2个。教师及指导学生竞赛,获国家级和行业级竞赛奖项60余项、省级竞赛奖项500余项。

合作交流

辽宁理工职业大学坚持走“政行校企联动发展,产学研训融合育人”的特色育人之路,与国内知名的规模企业建有产业学院8个、开办订单班(定向班)28个、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0个、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基地149个,以牵头学校身份加入锦州市域产教联合体,加入国家级、省级产教共同体33个,丰富的校企合作为学生实践、实习和就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学校获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省级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1个,获批省级兴辽产业学院4个、辽宁省乡村振兴学院1个。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获批加入2个省级实质性产学研联盟,与企业共建3个省级科技平台。2018年11月,学校成立了校级科研平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所。

科研资源

图书馆

截至2025年5月,学校南校区图书馆坐落在学院东南隅,建筑面积11521平米,建筑风格别具特色,和学院文体馆遥相呼应,形成学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图书馆共四层,有纸质藏书55万册。一层为图书借阅大厅和期刊阅览大厅,摆放图书25万多册,其中包括:教育、语言和自然科学类图书等。阅览座位有100个。二层为图书阅览大厅,摆放图书30万册,其中包括:经济、政治、历史、文学、艺术类图书。有阅览座位300个。三层为电子阅览室,共有阅览电脑150台。四楼是宽敞明亮的学术报告大厅,有大屏幕的led显示屏,可容纳300余人。

北校区图书馆与文体馆比邻,建筑面积3000平米,欧式的建筑风格,迷离的设计特色,更加体现出图书馆和谐、庄重而典雅的底蕴。一层是借阅大厅,共有纸质藏书21万册,以专业图书为主,其中包括:建筑、机械机床、汽车维修、电子电路计算机自动化等,兼顾部分文学、历史、哲学、语言类读物。二层是期刊阅览大厅,为读者提供10种报纸、100多种期刊,放置56个阅览桌和230个阅览座位,同时包含电子阅览区域,电子阅览室能同时容纳30人使用。

期刊

辽宁高职学报》是全国高职高专核心期刊、辽宁省高校优秀社科期刊,设有高职教育研究、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学诊断与改进、课程建设、现代学徒制实习实训、师资建设、技术应用、就业创业和综合研究等栏目。学校为期刊的协作单位。

科研成果

2017年,学校共获得92个课题立项。其中省社科基金高校思政专项课题1项、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4项、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7项、省信息技术职业教育集团课题1项、市社科联课题15项、市委统战部课题2项、校级课题49项、校学生教育与管理专项课题13项;教师公开发表论文69篇(校外杂志),另外在学校学报发表论文4期共82篇;获批专利2项,分别是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防盗计算机”和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半自动排气管切割机”;获得优秀成果奖项14项,其中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优秀科研成果6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锦州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锦州市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2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外交流》期刊一等奖论文2项、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

2018年,学校获批辽宁省规划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联项目1项、省职教集团课题1项、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4项、锦州市社科联课题22项、锦州市科协组织的科技创新智库建设课题5项、校级课题52项;教师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共发表论文85篇,辽宁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优秀论文二等奖1篇、省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十四届年会优秀论文2篇(三等奖1篇、优秀奖1篇)、省级期刊一等奖论文3篇。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学校荣誉

2008年学校被辽宁省教育厅授予“学籍管理先进学校”荣誉称号。

2011年学校被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授予“辽宁省优秀民办学校”荣誉称号。

2014年学校被辽宁省教育厅授予“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5年度学校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授予“辽宁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被辽宁省教育厅授予“辽宁省大学生征兵工作宣传动员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

2016年学校党委分别被中共辽宁省委和中共锦州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被锦州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授予“锦州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18年度学校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授予“辽宁省征兵工作成绩突出单位”荣誉称号。

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高校,被确定全国民办学校党建特色项目建设基地;被锦州市政府授予“锦州市征兵工作成绩突出单位”荣誉称号。

202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理工职业大学。被锦州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授予“2020年征兵成绩突出单位”荣誉称号。

2021年获批“辽宁省兴辽卓越专业群建设项目”4个、“辽宁省兴辽产业学院”1个、“辽宁省现代学徒制试点示范专业”1个、“辽宁省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1个、”辽宁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资质”、“锦州市养老护理培训基地“1个、”锦州市应用技术协同创新平台“4个。被辽宁省教育厅授予“辽宁省毕业生就业工作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

2022年学校团委被辽宁省团委授予“辽宁省先进团委”荣誉称号,学校信息党支部顺利通过辽宁省党建样板支部验收。学校获批辽宁省科技服务平台2项。

校园文化

校徽

辽宁理工职业大学校徽用红、黄、蓝三色,红色代表立志为民的政治理念,黄色代表高贵的品质,蓝色代表发展空间;内方外圆,代表内有规矩,外展和谐的理念;内圆“德恒”二字彰显以“同心同德,恒久发展”的德恒精神为核心;中圆为五角星,体现学校具有五个学科门类的培养基地和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外圆上方是毛体书法的中文校名,下方是大写的英文校名。

校训

辽宁理工职业大学的校训为“自强不息、守正创新”。

校区情况

南校区: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太行山路四段4号。

北校区:锦州滨海新区昆山路9号。

行政管理

参考资料更新时间:2025年5月

参考资料 >

学校简介.辽宁理工职业大学.2023-05-22

智能制造学院学院简介.辽宁理工职业大学.2025-05-14

汽车工程学院学院概况.辽宁理工职业大学.2025-05-14

建筑工程学院学院简介.辽宁理工职业大学.2025-05-14

学校领导.辽宁理工职业大学.2023-05-22

辽宁理工职业大学历史沿革2001年.大学时代.2023-05-22

信息工程学院学院简介.辽宁理工职业大学.2025-05-14

数字商务学院专业介绍.辽宁理工职业大学.2025-05-14

健康文旅学院学院简介.辽宁理工职业大学.2025-05-14

教学院部.辽宁理工职业大学.2025-05-14

辽宁理工职业学院2018质量年度报告.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24-05-30

本馆概况.辽宁理工职业大学.2025-05-16

图书馆数字电子资源简介.辽宁理工职业大学.2023-05-22

馆内新闻.辽宁理工职业大学.2023-05-22

我校有42项锦州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通过结题验收.辽宁理工职业大学.2023-05-22

2022年纵向科研立项.辽宁理工职业大学.2023-05-22

校园文化.辽宁理工职业大学.2023-05-22

辽宁理工职业大学地址.掌上高考.202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