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市

恩平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县级市,由江门市代管。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部,介于东经111°59'~112°31',北纬21°54'~22°29'之间,境域东西长54.248千米,南北距64.174千米,全市土地面积1693.92平方千米,海域面积7.6平方千米。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截至2025年4月,恩平市辖10个镇、1个街道,151个村委会,24个居委会,户籍人口50.29万人。居住着汉族壮族土家族瑶族等民族。

恩平市大陆海岸线长21.2千米,海岛数2个。地形北宽南窄,略呈桑叶形,境内地势较高,属丘陵地区。恩平市拥有众多的地热、森林、水库、瀑布等自然资源,形成了以温泉旅游为龙头,以冯如文化游、古村落游、森林生态游和乡村游为主导的旅游品牌。也是“中国著名侨乡”“中国温泉之乡”“中国麦克风行业产业基地”“中国麦克风出口基地”“中国演艺装备产业基地”“地热国家地质公园”“中国避寒宜居地”以及“中国天然氧吧”。

秦朝时,恩平地域属南海郡。汉朝时,属广州合浦郡,称思平县。唐朝时,属岭南道恩州郡,称恩平县。1994年2月,撤县设市,称恩平市,属广东省管辖由江门市代管。

恩平市是“双区”连接粤西地区和辐射大西南的重要节点,已初步形成高速公路、国道、轨道交通“三位一体”的交通格局。恩平市是广东区县经济百强县。2024年,恩平市地区生产总值(GDP)251.04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3.8%。

名称来历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公元220年-公元280年),战乱频发,民苦不堪,希望和平与安居乐业,故取名“思平县”。恩平县名的正式出现在天宝至德二年(757年),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设广东肇庆府恩平县后,“恩平县”名便稳定下来。

历史沿革

秦至清朝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恩平境地属南海郡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始称思平县。

三国时,属广州市高兴郡,称海安县。

南北朝时,属广州齐安郡,称齐安县。

隋朝时,属广州总管府高凉郡,称海安县。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称恩平县。

元朝时,属广东道南恩州路,称阳江县。

朱见深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置恩平堡(堡址设在今恩平县人民政府大院内),隶属阳江县。

明宪宗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开县治,复名为恩平县,县治为恩平堡故址。

清代时,属广东省广肇罗道肇庆府,称恩平县。

中华民国

民国二年(1913年),恩平县属广东省粤海道。

民国十四年(1925年),恩平县属广东省南路行政区。

民国十七年(1928年),恩平县属广东省中区。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恩平县属广东省第一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撤销区,恩平县属西江行署。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撤行署,恩平县属粤中区。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复设行政督察区,恩平县属广东省第一区。

民国三十八年四月(1949年4月),恩平县属广东省第十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恩平县属广东省粤中专区。

1952年5月,恩平县属广东省粤西行政区。

1956年2月,恩平县属广东省佛山专区。

1958年11月14日,恩平、开平两县合并,县名改为开恩县,县治设于开平长沙。

1959年1月7日,开恩县改称开平县。

1961年3月26日,恢复开平、恩平两县建制,恩平县治复为故址。

1961年4月,恩平县属广东省肇庆专区。

1963年6月,恩平县属广东省佛山专区。

1983年6月,恩平县属广东省江门市。

1994年2月,撤县设市,称恩平市,属广东省管辖由江门市代管。

行政区划

截至2025年4月,恩平市辖1个街道、10个镇:恩城横陂镇圣堂镇良西镇沙湖镇牛江镇君堂镇大田镇那吉镇大槐镇东成镇,另设有恩平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市人民政府驻广青街5号行政服务中心。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恩平市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部,介于东经111°59'~112°31',北纬21°54'~22°29'之间,东南邻台山市,濒南海镇海湾,南邻阳江市阳东县,西邻阳江市阳春市,西北与阳江市阳春市、云浮市新兴县接壤,东北邻开平市,市境东西最大距离54.24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64.174千米,距江门市110千米。全市土地面积1698.6平方千米,海岸线长21千米。

地形地貌

恩平市全境北宽南窄,略呈桑叶形。境内地势较高,全市95%的陆地在海拔10米以上,属丘陵地区。西部山岭重叠,由开平、新兴、恩平三市交界处的天露山余脉组成,伸延到本市境内的君子山海拔925米:西部南端,以珠环山(原称烂头岭)最高,海拔1014米:腹部的大人山峰,海拔763米,从西南向西北延伸,形成一条高脊,分出西部低山高丘区,同时向东倾斜。中、低丘起伏相间布及全市。发源于阳江牛围岭的锦江,自西向东北贯穿中部汇入潭江,分出南部丘陵区和东北部宽谷丘陵区。东南临海,有海岸线21千米,形成滨海丘陵区。

地质

早侏罗世初期,本市中部经剥蚀成为北东向山间盆地,于沙湖区水楼乡一带形成滨海沼泽,堆积含煤砂页岩。由于早期出现大规模火山喷发,岩浆流到之处浸入地壳,造成本市花岗石山地分布于西部、西北与西南部一带,约占全市面积的40%。境内河流淤积、山坡山麓堆积、浅海沉积较为广泛,形成市地中部低地为谷底和河流冲积物,南部沿海为近代浅海沉积物,组成了最大的河谷平原和小片滨海平原。市地一直处于上升趋势,那吉区和良西区等地有热泉出露,新构造运动强烈。

气候

恩平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1991~2020年均降雨量为2540.4毫米。其主要特点是季风明显,气温较高,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干、湿季分明。由于濒临南海,受低纬度和中高纬度天气系统的交替影响,气候复杂多变,台风、暴雨、强对流、雷电、旱涝、寒害及其次生灾害时有发生,常年平均气温22.5℃,是中国暴雨中心之一。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4~9月,5月和6月最多;夏季炎热多雨而漫长,冬季清凉干燥,没有气候意义上的冬季。

水文水利

恩平市境内河道属珠江流域珠江三角洲水系和粤西沿海诸河水系。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潭江水系上游的锦江河,长度150千米,自西向东流经境内那吉镇大田镇、恩城街道、东成镇圣堂镇君堂镇、沙湖镇,主要支流有朗底水和莲塘水等。二级河有阵湾河、朗底水、良西河、三山河、太平河、莲塘水、琅哥河、那龙河共8条,总长244千米;三级河有大朗河、那吉河共2条,总长42千米。

土壤

恩平市土壤多样,有水田土壤、山地土壤、旱地土壤。水田土壤集中分布于中部宽谷丘陵地带;山地土壤有黄壤、红壤、赤红壤等几类,集中分布于本县西部、西北部,其次为东南部及零星分布于中部;旱地土壤有赤红壤、潮沙泥地、菜园地,集中分布于本县西部、北部。

自然灾害

恩平市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干旱、台风、暴雨、强雷暴龙卷风、冰雹、低温冷害、连阴雨等。影响较严重的洪涝灾害有1998年6月下旬,全市六个测雨点平均降雨1186.6毫米,地区受浸严重,受灾人口达38万人,65人死亡,损坏房屋3645间,倒塌房屋3178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04100亩,直接经济损失79000万元。除暴雨外,对恩平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为台风,影响较严重的台风有1993年8月9311号台风,造成超过15万人受灾,经济损失达6000万元;2009年9月中旬台风“台风巨爵”正面袭击境内,受灾人口26324人,经济损失达15673万元。

自然资源

恩平市境内矿产种类较多。能源矿产主要有煤、地热等;金属矿产主要有金、铜、铁、钨、锡、褐钇[yǐ]、铌[ní]、铌钽、蓝锆石、钼[mù]、稀土等;非金属矿主要有板岩独居石黄铁矿正长石、建筑用花岗石、建筑用砂、脉石英钠长石水晶、水泥用石灰岩、陶瓷土、页岩等;水汽矿产主要为矿泉水、地下水等。其中优势矿产有建筑用花岗岩、水泥用石灰岩、陶瓷土、页岩、地热和矿泉水等。

恩平市境内地热资源丰富,主要为地热水,俗称温泉。天然出露地热泉点有4个,已开发为金山温泉、帝都温泉、锦江温泉、温泉乐园、江门恩平山泉湾温泉酒店、恒大泉都、泉林水禾田温泉等温泉度假区,形成了“一城六泉”新格局,水温45.2~80℃,平均水温62.6℃,各自平距10~30千米独立存在,水质清莹、润滑、无色、高温,且大多为自涌式,蕴藏量大,属重碳酸钠型,含偏硅酸、氟[fú]、氡[dōng]、镭、硫、锂、锶[sī]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均属医疗温泉。

恩平市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42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23.8亿立方米,平均每人拥有水量6419立方米。恩平市有锦江水库、青南角水库等大、中、小水库200多个,其中锦江水库为江门市地区最大的蓄水、发电、灌溉综合工程。全市浅层地下水总量2.58亿立方米。

恩平市境内海域属南亚热带浅海区,海域等别为四等。大陆海岸线长21.2千米,海岛数2个,分别是崎龙石和牛口笠岛。辖区内拥有面积达8000多亩的连片红树林,是一项优越的滨海旅游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恩平市有耕地20378.12公顷;园地9936.30公顷;林地104719.51公顷;草地1664.28公顷;湿地278.14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1738.14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744.24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6638.70公顷。

人口

人口数量

2021年末,恩平市户籍总人口50.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03万人,乡村人口32.35万人。按性别分,男性人口26.28万人,女性人口24.11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10.1‰,死亡率6.7‰,自然增长率3.4‰。

截至2025年4月,恩平市户籍人口50.29万人。

民族构成

至2020年末,恩平市以汉族为主体,占96.73%。现有壮族土家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25个,其中壮族人口居多,占恩平市少数民族常住人口的72%,其次瑶族,苗族。

经济

综述

恩平市是广东省区县经济百强综合县,整体经济实力位列2022中国广东区县经济百强榜第66位。恩平市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港口航运、海洋渔业、临海工业和滨海旅游为主的海洋产业,着力构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智能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现代农业与食品等新兴产业集群在恩州大地异军突起,成为恩平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2021年,恩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5.72亿元,比2020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11亿元,同比增长10.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6.82亿元,同比增长1.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16.79亿元,同比增长8.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5.627.6∶56.8。

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61元,同比增长1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89亿元,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40.1亿元,增长0.1%。

2024年,恩平市地区生产总值(GDP)251.04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74亿元,同比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82.35亿元,同比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130.95亿元,同比增长0.8%。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5.0∶32.8∶52.2。

第一产业

恩平市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渔业以淡水、海水养殖为主。截至2021年底,恩平市已经拥有以恩平大米、菜茶、濑粉桂圆干、柠檬、腊味系列特色食品为主导的各类农业加工企业26家;江门市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46家;国家“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联合体1家。共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4个,分别是恩平簕菜、恩平牛大力、恩平大米、恩平濑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4个,国家级区域公用品牌1个,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企业10家,全市4407.549公顷稻田、735.39公顷马铃薯通过GAP认证,《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簕菜及干制品》成为省内第一个国家批准立项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2021年,恩平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12亿元,比2020年增长12.9%,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2.39亿元,增长10.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24.3%。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2.28万亩,总产量14.49万吨;生猪饲养量达85.1万头,生猪上市量50.58万头;鸟纲饲养量1208.61万只,家禽上市量874.83万只;肉类总产量5.34万吨;海水产品产量1.46万吨,海水产品产值2.59亿元。

2023年,恩平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9.7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7%,其中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各类产值所占比重依次为35.84%、3.3%、31.18%、28.22%、1.46%;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9.3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9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14.9%。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5.75万亩,总产量15.51万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41.28万亩,总产量14.35万吨;春收马铃薯种植面积3.79万亩,总产量4.98万吨(鲜薯)。生猪饲养量达97.62万头,其中生猪存栏量35.81万头,生猪上市量61.81万头;鸟纲饲养量1620.2万只,其中家禽存栏量409.15万只,家禽上市量1211.06万只。肉类总产量6.55万吨。水产品总产量5.38万吨,其中,海水产品产量1.54万吨,海水产品产值3.78亿元。

第二产业

恩平市工业主要产业有智能及机械制造业、演艺装备制造业、化工新材料制造业、纺织服装制造业和建筑陶瓷制造业等五大主要产业,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是"中国麦克风行业产业基地”“中国纳米碳酸钙产业基地"和"中国演艺装备产业基地",成为国内重要的麦克风电声器材、建筑陶瓷产区之一。

2021年,恩平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2.5亿元,同比增长15.8%;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89亿元,增长10.3%。产业园区已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主要载体。其中,恩平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达11.7亿元,同比增长24.5%,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9.0%。

水泥建陶业、纺织服装、化工制造和麦克风及电声器材制造等四大传统优势行业合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5.7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量的62.7%,下降2.6%。先进制造业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9.45亿元,增长20.7%;高技术制造业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71亿元,下降3.8%。27家具有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业企业完成施工总产值18.96亿元,同比增长4.2%;实现利润总额0.60亿元,下降9.1%;利税总额1.33亿元,下降16.3%。

2024年,恩平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0.32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排江门市第5位。1-12月水泥制造和建筑陶瓷业完成增加值14.64亿元,下降1.7%;纺织服装业完成增加值5.08亿元,增长4.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增加值3.01亿元,下降5.4%;麦克风及电声器材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83亿元,增长2.3%;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0.34亿元,下降10.0%;机械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6.16亿元,增长20.4%。

第三产业

2021年末,恩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49亿元,同比增长10.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3.61亿元,同比增长8.9%。全年共接待游客150.1万人次,同比增长10.51%;实现旅游收入14.9亿元,同比恢复10.37%。

2021年末,恩平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27.83亿元,同比增长6.1%;全年金融业增加值10.99亿元,同比增长8.2%;房地产业增加值28.62亿元,增长7.7%;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8.76亿元,增长10.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20亿元,增长10.5%。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约33.1亿元,增长6.3%。从各经济类型企业出口情况看,三资企业出口20.1亿元,增长7.7%,私营企业出口13亿元,增长4.1%。

2024年1-12月,恩平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01亿元,同比增长0.4%,增速排江门市第6位。其中,完成限上零售额25.85亿元,下降3.0%,限下零售额76.16亿元,增长1.5%。限上商贸业按行业类型分(含外市产业),批发业商品销售额15.47亿元,同比增长14.8%,零售业商品销售额25.33亿元,同比下降1.7%。住宿业营业额1.55亿元,同比下降9.4%,餐饮业营业额2.70亿元,同比下降3.7%。

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恩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恩平民歌、茶坑石雕刻技艺、恩平木鱼、歇马励学制、恩平濑粉制作技艺、恩平烧饼制作技艺等,其中恩平民歌和茶坑石雕刻技艺被列入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恩平木鱼、歇马励学制、恩平濑粉制作技艺、恩平烧饼制作技艺被列入江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恩平民歌源于明代成化年间,是在江门市恩平地区民间兴起的一种诗与歌相结合的清唱体音乐形式,是中原文化与本地文化相互融汇的产物。恩平民歌大致可分为劳动民歌、仪式民歌和生活民歌三大类。伴奏以扬琴、笛子、二胡三弦琴小锣等为主,旋律是以徵、羽两种调式为主。

茶坑石雕刻技艺有选材、设计、勾图、除浮、大雕、精修、抛光、捺蜡等8个流程,其中,设计、大雕、精修是形成茶坑石雕刻技艺特点和作品品质的重要环节。茶坑石的材质独特、色彩斑斓、纹理丰富,又称恩平石、茶坑砚石等,茶坑石雕刻技艺具有工艺美术表现丰富、工具独特、重皮顺纹俏色、因皮因纹因色施艺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审美和收藏价值。

民俗节庆

“光标庆灯”习俗约有1700年历史,是一项群众性的民间文化活动,是村民为宏子嗣,祈求吉祥平安的而形成的民间习俗。农历正月初九日,于前一年出生的男丁每丁家主在灯,挂上一盏花灯。农历初十早上开灯,正月十六早上删灯。正月十二日,场面更是热闹,前一年出生的男丁举行“光标”,家主备足三牲,于是日下午二时许进行集体祭祀仪式,八音、舞狮到场助兴,祭祀开始,家主抱“光标”男丁一同参拜,燃放鞭炮,以祈村寨风调雨顺,家家平安,人丁兴旺,孩子健康成长。

“七月田了节”,农历七月十四日,俗称“鬼仔节”。恩平人民过这个节日,时间各有不同,农村的基本是以夏收夏种大忙时间结束而定时间,城镇的则由各户商定安排;总之,六月过后至七月十四日前这段时间由各人自己安排而定。“七月田了节”,各家各户都是宰鸡、烧香、烧花衣敬神,家人欢叙加菜过节日,在旧社会,各地在七月十四日晚举行“中元节与盂兰盆节”胜会活动。

美食特产

宗教

恩平市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三大宗教。截至2020年末,恩平市共有3个宗教团体,分别是恩平市佛教协会、恩平市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和恩平市基督教协会。共有6个宗教活动场所,分别是恩平佛恩寺和恩平市基督教恩城堂、恩平市基督教横陂堂、恩平市基督教大田辣头堂、恩平市基督教沙湖龙门堂和恩平市天主教大田黄金宅堂。共有佛教信徒约600人,基督教信徒596人,天主教信徒约130人。

方言

恩平地方方言属于汉语粤语中的四邑话,与广州话基本相通。恩平方言可分为北片方言、中部方言、南片方言。北片方言分布在沙湖、牛江、江洲、君堂、圣堂、良西等一带。中部方言包括平石话和恩城话,南片方言包括那吉话和横陂话。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1年末,恩平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13所,其中独立普通高中1所,完全中学5所,职中2所,初中1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3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50所。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5608人,其中幼儿园1561人,小学1991人,中学(含一贯制学校)1888人,职业中学146人,特殊学校22人。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义务教育入学率均达100%。“普九”各项指标均达到省、市要求。恩平市主要中学有恩平市第一中学恩平市华侨中学、恩平市恩城中学、恩平市独醒中学、恩平市郁文中学。其中,恩平市第一中学是广东省一级学校。

2023年,恩平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123所,其中完全中学6所,中职学校2所,初级中学1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小学39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59所;在校学生共84315人,其中小学40034人,初中18261人,高中9551人,职业中学2734人;在园幼儿13638人,特殊教育学生97人。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义务教育入学率均达100%。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6341人,其中幼儿园1851人,小学2082人,中学1962人,职业中学144人,九年一贯制学校277人,特殊教育学校25人。幼儿园专任教师大专率96.43%,本科率16.41%;小学专任教师本科率87.39%;初中专任教师本科率98.10%;高中专任教师本科率99.45%,研究生率14.03%。

科技事业

2021年末,恩平市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1家;2021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企业达102家;江门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备案存量达252家。道氏技术建筑陶瓷材料实验室成为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全市建有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家,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3家,广东省工业设计中心1家,江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9家,江门市新型研发机构1家。建成江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江门市众创空间3家。全年有效发明专利146件,专利授权量185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8件。

2023年,恩平市新增3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量达59家,同比增长94.7%;新增广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59家,总量达81家,同比增长168.2%。2023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160家,同比增长20.3%;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1家,同比增长18.9%;新增江门市科技型小微企业11家,总量273家,同比增长4.58%。全市建有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家,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家,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3家,江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2家,江门市新型研发机构1家,江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家。建成江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江门市众创空间4家。全年有效发明专利216件,专利授权量120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85件。

文化事业

2021年末,恩平市有镇(街)文化站11个,自助图书馆14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74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与旅游服务中心融合试点2个,粤书吧4个。恩平市主要文化场馆有恩平市文化馆、恩平市博物馆、恩平市图书馆。其中,恩平市文化馆为国家一级馆,恩平市博物馆为广东省三级博物馆和恩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恩平市有四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恩平县公立图书馆旧址、冯如故居、《大田洞摩崖石刻平瑶记》石刻、炯成楼。

2023年,恩平市拥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镇(街)文化站11个,自助图书馆14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75个,村史馆15个。组织公共文化场馆(站)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各类主题文化活动约380场次。成功推荐申报郑武强为江门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茶坑石雕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成功推荐申报清湾炭焙红茶制作技艺、土法黑豆沙制作技艺两项传统技艺列入江门市第十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恩平烧饼荣获首届中国烧饼文化节“最佳风味特色金奖”。恩平簕菜茶、恩平濑粉入选2023年广东省非遗手信。恩平市政府将宗谱楼、恩平县署旧址(旧称听事堂)两处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点公布为恩平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恩平市图书馆在2022年度江门市市社科普及基地工作考评中被评为优秀基地。恩平市图书馆顺利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年末共有证照齐全的歌舞娱乐场所27家,游艺娱乐场所7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7家,文艺表演团体5家。

体育事业

2021年末,恩平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9平方米,镇级全民健身广场实现全覆盖。有体育机构11家,体育社会组织17个,城乡社区体育活动点30个,社区体育公园30个,普通球场1458个,体育活动室225个。其中,主要公共体育场所有恩平市体育馆,恩平市体育中心体育场。已注册登记的三级以上体育社会指导员1861人,全年举办综合运动会及各项赛事10次,参与人数约3万人次。

2023年,恩平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0平方米,镇级全民健身广场实现全覆盖。有体育机构11家,体育社会组织19个,城乡社区体育活动点33个,社区体育公园33个,普通球场1535个,体育活动室236个,已注册登记的三级以上体育社会指导员1911人,全年举办综合运动会及各项赛事35次,参与人数约20万人次(含观众)。

医疗卫生

2021年末,恩平市有医疗卫生机构24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其中,恩平市人民医院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卫生人员总数3355人,其中医护人员2783人,卫生防疫人员1603人,妇幼保健人员241人。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683人,包括执业(助理)医师980人。

2023年,恩平市有医疗卫生机构252个,其中医院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卫生院共1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各类医院床位总数1991张。卫生人员总数3542人,其中医护人员2372人。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980人,包括执业(助理)医师1053人。1家企业获评广东省健康企业,3家机关、63家民营医疗机构获评广东省无烟单位。市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代表江门市参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获得省级第三名,获得江门级第二名。获得2022年度广东省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先进县和2022年度江门市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工作优秀县。

社会保障

2021年,恩平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不含离退休)6.8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0.95万人;参加职工医疗保险10.6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37.1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6.0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6.3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6.97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3.41万人。享受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人数为374人,发放社保补贴共79.92万元。发放就业创业资金1018.95万元,惠及就业扶持企业250多家次,服务群众约3000人次。

2021年末,恩平市拥有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5个,其中社会福利院1间,入住老人数为247人,拥有床位535张;民办养老机构3间,入住老人数179人,拥有床位575张;敬老院11间,供养五保老人168人,拥有床位共785张。全年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4750.81万元,特困供养经费支出2556.99万元。11个镇(街)全部建立了社会保障网络,有583户1140人被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有2580户5722人,纳入特困供养对象有1430人。

2023年,恩平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伤保险、事业保险和职业年金六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26.27亿元,总支出26.49亿元,各险种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不含离退休)7.26万人,增长0.82%;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0.8万人,下降0.61%;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不含离退休)0.97万人,增长0.89%;参加失业保险6.31万人,增长2.46%;参加工伤保险6.98万人,增长6.95%;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3.73万人,增长4.02%;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0.5万人,增长2.31%。拥有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8个,其中社会福利院1间,入住老人数为277人,拥有床位535张;民办养老机构3间,入住老人数198人,拥有床位535张;敬老院4间,供养五保老人124人,拥有床位共325张。全年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5049.46万元,特困供养经费支出2572.45万元。11个镇(街)全部建立了社会保障网络,有637户1224人被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有2608户5877人,纳入特困供养对象有1423人。

环境

2021年,恩平市全年环境质量保持平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8.6%,在江门各县(市、区)排名第一,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70,同比改善3.6%,变化幅度排名第一。六项空气质量常规监测指标全部达标。集中式饮用水源江南干渠和锦江水库达到Ⅱ类水质标准,省考义兴断面水质均值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国考恩城水厂断面水质均值达Ⅱ类水质标准。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055公顷,森林面积达72245.72公顷,森林覆盖率49.6%。有自然保护区3个,面积15727公顷,其中恩平七星坑自然保护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2023年,恩平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8.4%,在江门各县(市、区)排名第一,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66,同比上升5.1%。六项空气质量常规监测指标全部达二级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江南干渠和锦江水库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年度目标为Ⅲ类),省考义兴断面水质均值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年度目标为Ⅲ类),国考恩城水厂断面水质均值达Ⅱ类水质标准(年度目标为Ⅱ类)。土壤环境总体安全,未发生因耕地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且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未发生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不当且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281公顷,森林面积达72622.57公顷(不含河排、西坑林场、大沙林场),森林覆盖率49.85%。有自然保护区3个,面积15727公顷。

交通

综述

恩平市建设了“四好农村路”示范路、高铁客运站场路、恩平大道等精品项目,已初步形成高速公路、国道、轨道交通“三位一体”的交通格局,“外联内通”交通格局进一步优化,着力凸显恩平市“承东启西”的交通区位优势。

公路

恩平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1604.5千米,其中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368.836千米。按技术等级分,有高速公路101.588千米,一级公路62.746千米,二级公路131.024千米,三级公路188.541千米,四级公路1115.106千米,等外公路5.504千米。恩平市累计建设农村公路146.7千米,理顺农村公路管养体制,精心打造“四好农村路”。

恩平市高速公路有开阳高速,开春高速中山-阳春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97千米,高速公路网已基本覆盖城区和各镇(街)。

铁路

江湛铁路恩平段全长约28公里,东接开平市,途径东成镇、恩城街道办和大槐镇和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恩平园区,西接阳东合山镇恩平站眦邻沈海高速公路、环城城市快速路,附近有国道G325线和县道X559线,省道S367线贯穿其中。站场距离中心城区6.8公里。恩平市设有客运站场和货运站场,客运站场设在东成镇东新村委会新陂头自然村一带,距离开平南站约33公里,阳东合山站约41公里,恩平客运站站房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货运站场设在大槐镇越侨自然村附近,站场全长2000米,并预留客运发展条件。 

航运

恩平港位于该市横陂镇横板山下,1988年被列为广东省9个“直出”试点港之一,属国家地方口岸,设有海关、边检、检验检疫、海事等查验部门。恩平市境内通航河道共2条,总长62千米;其中锦江河航道为7级航道38千米,镇海湾航道为3级航道24千米。内河主航道有锦江河主干线,上行至岑洞、清湾、阵湾和朗底的榄根、分水坑,下及恩城东成镇、圣堂、江洲、君堂、船角、蒲桥达开平潭江,主干线贯通市境,全长150千米。

恩平港区内有生产通用码头泊位4个,港内建有面积1800平方米的杂货仓库1个,8万平方米的堆场1个。港口的航线还有:至珠海市121海里;至广州市203海里;至江门市121海里;至深圳市181海里;至湛江市161海里;至北海市349海里;至海南岛217海里。

公共交通

2021年末,恩平市共有客运公共汽车44辆,客运量132.32万人次;营运客车175辆,全年完成客运量205.12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2663.87万人千米;货运量2043万吨,货运周转量4.6172万吨千米。

景区

综述

恩平市拥有众多的地热、森林、水库、瀑布等自然资源。依托丰富的地热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恩平形成了以温泉旅游为龙头,以冯如文化游、古村落游、森林生态游和乡村游为主导的旅游品牌。恩平市是全国唯一的“地热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首个“中国温泉之乡”,温泉资源丰富,先后建成七大各具特色的温泉景区,形成了“一城六泉”新格局。截至2022年6月30日,恩平市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6家,其中,4A级景区4家,3A级景区2家。

主要景区

江门市金山温泉旅游度假区位于恩平市那吉镇那吉墟,距325国道、沈阳—海口高速公路开阳段仅8公里,是一个集温泉地热科普宜传、理疗保健、休闲娱乐、会议接待、豪华客房、风味饮食、绿色药膳、文体康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温泉旅游度假胜地。金山温泉水温常年达摄氏度80度以上,露天泉涌300多处,含矿物元素多达48种,有“天下第二泉”美称。

江门市锦江温泉旅游度假区位于恩平市大田镇朗底,锦江温泉有全国首创的大型温泉冲浪、温泉漂流、超声波按摩喷泉等,建有四星级宾馆、欧陆式别墅、休闲式木屋别墅,豪华会所、中餐厅、会议厅、歌舞厅、电影院、娱乐康体场馆等,是一个集旅业、饮食、娱乐、保健、商务、会务、休闲和大型露天温泉融为一体的中国温泉文化经典的旅游度假胜地。

江门市山泉湾旅游景区位于恩平市大田镇朗底河边,江门恩平山泉湾温泉酒店占地约三百余亩,集温泉养生、水上运动、棋牌娱乐、休闲度假、会议观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养生旅游胜地。温泉资源丰富,发掘于地下约2800米处,水温高达68℃,温泉日涌量达6000立方米,温泉泉质为弱咸性碳酸氢钠泉,也被称为“美人泉”对皮肤有良好的美容、医疗保健功效。

著名人物

荣誉

2012年2月,恩平市被国土资源部授予“阳江市”美誉。

2019年11月,恩平市被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授予的全国首个“中国避寒宜居地”称号。

2022年11月,恩平市被生态环境部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4年2月,恩平市被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授予2023年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参考资料 >

恩平概况.恩平市人民政府网.2022-12-23

广东省(粤)-江门市-恩平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2-12-25

2021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2-12-23

恩平方言的分类.恩平市人民政府网.2022-12-23

2024年恩平市地区生产总值简况.恩平市人民政府.2025-09-25

恩平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政府信息公开指南(2021年修订).恩平市人民政府网.2022-12-23

江湛铁路恩平站每天停靠列车班次20班,907公交线将投入运营接驳.恩平市人民政府网.2022-12-24

恩平港能否重现辉煌?.恩平市人民政府.2022-12-25

恩平市概况.江门市人民政府网.2022-12-25

旅游概况.恩平市人民政府网.2022-12-23

喜迎二十大 江门这十年·恩平市 | 十年破浪前行 恩平乘风而起 全力抓好“四项工作”“三项任务” 奋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态示范城市.江门市人民政府网.2022-12-25

2022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及系列发布成果介绍.新浪地产.2022-12-25

历史沿革.恩平市人民政府网.2022-12-23

恩平概况.恩平市人民政府.2025-06-09

自然资源.恩平市人民政府网.2022-12-23

恩平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恩平市人民政府网.2022-12-23

2021年恩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恩平市人民政府网.2022-12-23

喜讯!恩平大米、恩平濑粉成功注册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恩平市人民政府网.2022-12-25

2023年恩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恩平市人民政府.2025-09-25

2024年1-12月恩平市经济运行简况.恩平市人民政府.2025-09-25

关于批准并公布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网.2022-12-23

广东省文化厅关于公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通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网.2022-12-23

恩平民歌.广东省人民政府网.2022-12-23

茶坑石雕刻技艺.广东省文化馆.2022-12-24

“光标庆灯”活动简介.恩平市人民政府.2022-12-24

光标庆灯.恩平市人民政府网.2022-12-24

田了节.恩平市人民政府网.2022-12-25

恩平濑粉.恩平市人民政府网.2022-12-24

恩平烧饼.广东省人民政府网.2022-12-25

广东省各级学校信息查询.广东省教育厅.2022-12-24

恩平市第一中学迎来百年华诞.江门市人民政府网.2022-12-24

恩平市博物馆简介.恩平市人民政府网.2022-12-24

恩平市文化馆简介.恩平市人民政府网.2022-12-24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网.2022-12-25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七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网.2022-12-25

关于公布第四批和重新核定公布第一、二、三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网.2022-12-25

恩平市公共体育场所开放信息(恩平市体育中心).恩平市人民政府网.2022-12-25

恩平市人民医院概况.恩平市人民政府网.2022-12-24

喜迎二十大 恩平这十年 | 织密外联内通交通网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恩平市人民政府网.2022-12-25

广东省A级旅游景区名录(截止到2022年6月30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2022-12-24

自在天然金山温泉.江门市人民政府网.2022-12-24

金山温泉.江门市人民政府网.2022-12-24

喜讯!江门两家4A景区顺利通过复核验收!.江门市人民政府网.2022-12-24

山泉湾温泉酒店.江门市人民政府网.2022-12-24

我市被国土资源部授予“中国温泉之乡”美誉.江门市人民政府网.2022-12-24

全国首个“中国避寒宜居地”花落恩平!冬季到江门来避寒呀~.江门市人民政府网.2022-12-25

关于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拟命名名单的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2-12-25

农业农村部 应急管理部关于公布2023年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县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