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抚新区是南昌市与抚州市对接的合作区域。
2012年6月,抚州市启动《昌抚一体化战略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根据抚州和南昌的发展现状、基础、产业对接等情况,形成了《昌抚一体化战略规划纲要(2012—2020)》。2013年6月26日,南昌与抚州两市签订了《关于加快推进昌抚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4年9月9日,江西省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支持抚州深化区域合作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
《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抚州要加快融入南昌都市区,促进昌抚联动发展:“建设昌抚合作示范区。依托福银(昌抚)高速、316国道,以临川区云山镇为中心,建设昌抚合作示范区,打造与南昌市合作的战略支点。合理划定功能分区,重点建设创业孵化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休闲度假基地、现代农业区、城镇集聚区等板块,主动接受南昌经济辐射,强化与抚州市中心城区的联系,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努力建设跨行政区域合作的典范。”
前言
南昌与抚州地缘相近,历史文化同源相融,地理空间南北相连,经济发展高度关联。往来两地,乘坐动车驰骋在向莆铁路上,仅需40分钟左右即可到达。抚州位于江西省省会南昌市一小时经济圈范围之内。如今的南昌市和抚州市,正在积极推进昌抚一体化,紧紧依托向莆铁路、福州-银川高速公路、鹰瑞高速,主动推进昌抚对接和区域合作,实现两市重大基础设施对接,城市功能共享,产业互补,信息流和物流等互联、互利,促进南昌和抚州共同发展。
在抚州市政府委托江西财经大学课题组编制的《昌抚一体化战略规划纲要(初稿)》中,提出“昌抚新区”的设想:在2020年前,重点发展“云山组团”,建立“抚州新区”,进而带动两市一体化发展。这个规划面积约132平方公里的“抚州新区”,以云山镇为主体,囊括了抚州多个乡镇。
背景
江西省目前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为“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目前,昌九工业走廊、赣吉泰工业走廊已经连成一线,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一北一南两条经济带,南昌市核心增长极和九江沿江开发也在加快推进,但是中部地区仍缺乏具有核心带动作用的增长极。通过昌抚新区建设,可提升江西中部地区发展水平,完善江西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同时,实现昌抚一体化,打造南昌大都市区,可以带动整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形成南昌带动抚州、抚州壮大南昌、南昌抚州辐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带动全省的整体战略构想。
另外,当前抚州的经济在江西省排位靠后,昌抚一体化有利于促进抚州经济跨越式发展。抚州是江西省唯一同时享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海峡西区国家发展战略、振兴原中央革命根据地战略三大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政策的设区市。正因为抚州属于海西经济区规划区内,是江西连接海西经济区的桥梁和纽带,通过昌抚一体化建设,可实现南昌市乃至江西省无缝对接海西经济区,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政策,享受国家支持海西经济区建设的政策溢出效应。同时为江西对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主动承接福建省、浙江省、上海市等东部发达省市产业转移,提供了一条快捷顺畅的战略通道。
重要意义
昌抚一体化、建设昌抚新区既是抚州迫切发展壮大的诉求,也是南昌乃至江西省面向海西、切入闽东南及沿海地区的需要。打造“昌抚一体化”是江西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建立以省城南昌市为核心的“大南昌都市圈”的重要一步,对于进一步提升南昌、抚州的城市竞争力,加速两地通信、金融等方面同城化,完善我省区域发展格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发展目标
到2017年,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融入南昌、对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区域合作格局基本形成。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10%;财政总收入达到220亿元,年均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60亿元,年均增长15%。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110家。区域合作更加紧密,昌抚合作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引进闽台投资超过200亿元,年均增长20%;原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突出民生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到2020年,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高效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区域合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昌抚合作平台示范效应凸显,承接闽台 产业转移占全省比重明显提升;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空间布局
产业布局。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引导产业合理布局,着力形成“一核三圈”产业发展格局。以抚州中心城区、临川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主体的核心增长极,着力发展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以及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以东乡、崇仁县、南城为主体的工业经济圈,着力发展生物医药、变电设备、机械电子等产业。以宜黄县、南丰县、广昌县为主体的生态农业圈,壮大南丰蜜桔、广昌白莲等特色农业品牌,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精品农业及绿色食品产业。以临川、金溪县、资溪、黎川县、乐安为主体的特色旅游圈,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
城镇布局。做大做强抚州中心城区,增强中心城区要素和人口集聚功能,力争到2020年抚州中心城区人口达到75万人。支持南城依托区位优势和交通枢纽地位,建设抚州副中心城市,力争到2020年县城建成区人口达到20万人。鼓励以向莆铁路为主轴,以济南—广州高速公路和抚州-吉安高速公路为廊道,以抚州中心城区为核心,联动发展东乡区、金溪、崇仁县县城及重点镇,积极培育抚州城镇组团,辐射带动宜黄县、乐安县、资溪、南丰县、黎川县、广昌县等县城发展,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愿景
南昌市到抚州将开通城际公交线
区域合作,交通先行。两地将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尽快完善南昌至抚州公路客运体系,加快推进昌抚大道建设;适时开通南昌城区至抚州城区的公交客运班线;加密抚州至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城际快巴;尽快开展昌抚轨道交通前期研究工作;争取省有关部门尽快启动南昌—抚州—福州市高铁前期工作;共同争取省政府支持恢复抚河通航,提升通航能力;共同争取省有关部门开通向莆铁路货运快速班列;加强与省铁路投资集团湄洲湾海西物流基地的合作,构建货物进出口快速通道。
昌抚户籍社保医疗迈向同城化
在推进公共服务同城化方面,拟推动昌抚户籍管理同城化,建立两市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统筹两市市辖区落户条件,放宽两市间户口迁移条件,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序推进社保同城化,争取实现两地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关系互联互认、医疗养老保险关系正常转移接续,互认社会保险参保缴费年限。推动两市医疗卫生同城化,建立两地医院远程会诊机制,推进两地市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互定互认工作,完善新农合信息系统,实现两市参合农民异地就医。
年底前实现电信通信资费同城化
同时推进两地电信通信同城化,尽快推动两市间取消固话长途费、移动电话长途费、手机漫游费,力争今年年底前实现昌抚电信通信资费同城化。今年逐步实现银行卡、存折业务同城化,银行分支机构设立同城化等,实现昌抚金融同城化。
实行“飞地经济”共建产业平台
共同搭建对外招商平台,定期组织开展面向双方的招商活动,同时南昌市在利用国家、重大区域组织及省对外招商平台时,联合抚州共同参加。在产业平台建设上实行“飞地经济”,允许双方在对方开发区内共建项目,两市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出台具体共建共享相关措施。大力支持南昌的优势产业和有竞争力的企业在抚州投资,兼并、收购、联合、实行跨区域资产重组,培育和发展区域性的大型企业集团和连锁经营。
昌抚景区一票制 开通旅游专列
两地共同打造无障碍旅游区,开通两市景点至景点快速绿色通道,大力推进昌抚景区一票制。共同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实现旅游信息共享,建设一体化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积极争取开通南昌市—抚州—福州市、南昌—抚州—厦门市旅游专列,进一步发展两市旅游经济。
农产品产销对接 做好菜蓝子工程
充分发挥抚州农业资源优势,共同推动农业企业合作,吸引南昌企业家在抚州发展绿色生态高效农业。抚州市规划建设南昌市菜蓝子基地,两市共同推进市场与基地对接,建立两市粮食、果蔬、畜禽、水产等农产品稳定的购销关系,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销对接,开展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合作。
最新进展
昌抚联动发展,建设昌抚合作示范区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抚州将依托福州-银川高速公路、316国道,以临川区云山镇为中心,建设昌抚合作示范区,打造与南昌市合作的战略支点。通过机制体制创新,政策先行先试,打破区域界线,与南昌优势互补,实现产业、公共资源等方面合作,重点建设创业孵化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休闲度假基地、现代农业区、城镇集聚区等板块,主动接受南昌经济辐射,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努力建设成为跨行政区域合作的典范。
江西财经大学课题组编制的《昌抚一体化战略规划纲要(初稿)》中,已提出“昌抚新区”的设想:在2020年前,重点发展“云山组团”,建立“昌抚新区”,进而带动两市一体化发展。这个规划面积约132平方公里的“昌抚新区”,以李渡镇、文港镇、云山镇为主体,囊括了南昌市、抚州多个乡镇。通过昌抚一体化重大规划重点形成以南昌、抚州两市交通沿线为基础的点轴结构发展战略,建立昌抚工业带。以新型城镇化为目标,通过发展“云山组团”,建立“昌抚新区”,打造“一小时经济圈”为中间骨干的“哑铃”型工业经济新格局,成为昌抚规划对接的“桥头堡”。在两市中间段培育若干具有活力的工业新城,形成两市空间节点,推进昌抚一体化。
为推动昌抚合作示范区建设,南昌、抚州两市有关部门对两地接壤地区和抚州市的一些特色产业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产业发展情况和合作基础。2014年10月,南昌市发改委主动与抚州市发改委就昌抚合作事宜进行了对接,目前正在抓紧编制《昌抚合作示范区总体规划(2015—2025)》。根据《规划》,两市先期将启动昌抚一体化土地利用规划、城镇体系规划、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综合交通规划、产业布局规划、旅游景观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并争取江西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昌抚一体化的规划立项、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倾斜。作为昌抚合作示范区的战略支点——临川区云山工业园区首期规划1万亩,2014年,该园区通过低丘缓坡政策争取到用地指标465亩,目前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正快速推进。
自2013年6月,两地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之后,各项政策正紧锣密鼓地推进。2015年9月14日,昌抚一体化对接交流会在抚州市举行,会上两地签下《关于进一步推进昌抚联动发展合作协议》,并在宣传、文化交流、合作示范区、医疗卫生、旅游、农业、教育、公交客运等八大方面签下子协议。这标志着,南昌市和抚州的深度合作正式拉开大幕。《关于进一步推进昌抚联动发展合作协议》,从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和公共服务等领域,进一步达成昌抚两地合作共识,是继两市签署《关于加快推进昌抚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又一项务实举措,这必将进一步推动两市经济贸易和社会民生更加紧密合作,进一步增强两市综合实力。
“1+8”合作协议的签署,为今后两市合作交流指明了方向、强化了举措,标志着昌抚一体化进入了深度合作阶段。其主要内容有:昌抚联动发展,在城际交通等基础设施、户籍管理、金融、电信通信资费、医疗社保、对外招商平台等方面加快同城化进程;合作示范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和产业发展合作;教育合作,推动“昌抚十校”合作;旅游合作,打造无障碍旅游区;文化合作,加强文化戏剧艺术交流,举办各类会展,共同拓展演艺市场;宣传合作,媒体统一开设“昌抚一体化”专栏;城际公交合作,共同出资成立昌抚公交公司;卫生合作,开通两地医院转诊绿色通道;农业合作,实施农产品无障碍流通。
2015年12月,《昌抚合作示范区总体规划(2015~2025年)》公布,昌抚合作示范区位于两市交界地带,是南昌市连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必经之道。
《规划》提出,昌抚合作示范区范围内将完善交通路网。铁路方面,将规划建设昌抚轻轨,贯通南昌市中心城区、向塘镇、云山、抚州市中心城区,策应沪昆高速铁路、向莆铁路、鹰梅铁路骨干网,形成通海西、连沪杭“两横两纵”铁路交通网络。公路网络则以316国道南段为基础,规划建设南昌至抚州的城际道路昌抚大道,连接抚州市中心和南昌市。加强昌抚区域内国省道升级改造;加强城区道路建设、城区主通道建设及大运量地面公交系统建设。
要加快推进昌抚一体化,在医疗、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建立合作机制,加快推进金融、医疗、社保等同城化,积极推进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银行卡、存折业务同城化。同时,完善昌抚交通对接,推进昌抚大道建设,纳入省“十三五”建设规划,尽快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昌抚两市加快对昌抚城际铁路功能定位、资金筹措等问题开展可行性研究,争取年内明确建设方案和线路规划。开通昌抚城际公交客运,昌抚两市共同出资成立公交公司,做好线路、站点规划等相关工作。
昌抚交通方面,昌抚一级公路昌抚大道正在设计当中,今年计划启动建设。昌抚城际铁路已经列入“十三五”的重大项目,2016年将开展前期工作。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