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区,中国广东省省深圳市下辖区,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2°26′59″至22°51′49″,东经113°45′44″至114°34′21″,位于深圳经济特区东部,西接罗湖区,东连大鹏新区,北邻龙岗区与坪山区,南与新界山水相接,沙头角口岸与香港直接相通。截至2024年,盐田区辖区面积74.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69万人,盐田区有沙头角、海山、盐田、梅沙4个街道办事处和中英街管理局,分辖19个社区。
盐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盐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夏、商时代,此地为百越部族聚居之处。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盐田区域属南海郡番禺县地。清康熙八年,盐田区域归属城乡第七都范围。1924—1932年,盐田区域内有沙头角、盐田2个小乡;1933年,整合为东和乡,这是盐田区域第一个统一全区域的建制设置。1949年10月东和乡解放后,盐田由惠阳区县接管;1950年4月重归宝安县。1951年,区域内分为沙头角乡、盐田乡;1979年3月,盐田区域属罗湖区。1980年6月,盐田从罗湖区分出,成立沙头角区;1982年1月,罗湖行政区设立,管辖经济特区的全部范围,盐田区域也受其管辖;1997年10月,经国务院批复,从罗湖区分出沙头角镇和梅沙、盐田2个行政街道,成立盐田区,为深圳市辖的6个行政区之一。2002年6月,盐田区撤销沙头角镇,分设为沙头角和海山两个街道。2014年12月16日,中英街管理局成立。
2024年,盐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3.55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37亿元,增长441.8%;第二产业增加值102.64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540.54亿元,增长5.1%。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9.98万元,增长3.6%。盐田是村落文化丰富多样的区域,历史上几次移民潮孕育了广府、客家、疍家等文化。截至2022年,盐田区有1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盐田区代表性的景点有东部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中英街等。
名称由来
盐田地区在宋代时是叠福盐场的一个盐灶,为其下属重要产盐地。宋开宝四年(971年),朝廷设官富盐场(位于今香港九龙,包含盐田、叠福分场)。清代初年,官府已在盐田村设有“盐田汛”,“汛”是明清时期基层军事机构的名称;此后至康熙(1662-1722年),修撰的《新安县志》中,已明确记载“盐田墟”“盐田村”“盐田迳”等地名。1816年的《广东省全省舆图》同样标记有“盐田”地名,其位置位于“叠福”西侧。1997年10月21日,经国务院批复,盐田区成立,名称沿用至今。
历史沿革
盐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四五千年前的夏、商时代,此地为百越部族聚居之处。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岭南设南海、桂林市、象三郡,盐田区域属南海郡番禺县地。晋朝咸和六年(公元331年),朝廷撤南海郡设东官郡,郡治位于现深圳市南山区南头,下辖宝安区、兴宁市、海丰县等6县,范围涵盖今珠江三角洲及惠州、潮州市一带,当时宝安县辖地包括现在的东莞市、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盐田区域部分属宝安县,三洲田与坪山、横岗、龙岗等地为惠阳区属地。
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朝廷废东官郡,宝安县改属南海郡,县治仍在南头。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宝安县更名为东莞县。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东莞县被撤,新安县(即原宝安县)设立,县治依旧设在南头。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新安迁界后并入东莞县;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新安县复置,县以下设3个乡、7个都,盐田区域归属城乡第七都范围。
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河南省新安县同名,新安县复称宝安县。民国十三至二十一年(1924—1932年),实行区乡编制,盐田区域内有沙头角、盐田2个小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调整为1个乡,称东和乡,这是盐田区域第一个统一全区域的建制设置。
1949年10月东和乡解放后,盐田由惠阳区接管;1950年4月重归宝安县,成为第二区所辖的一个乡。1951年,区域内分为沙头角乡、盐田乡;1952年10月,又分为沙头角、盐田、梅沙3个乡,划归第六区管辖。1955年8月,第六区改名为沙头角区。1958年10月,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建置,区域内一度为南天门公社(属深圳市辖);11月,龙岗区、横岗街道、坪山区、大鹏等地从惠阳县划入宝安县,此时三洲田从坪山分出,划入盐田生产管理区。此后,区域内有时设立一个镇和一个公社,有时又合并为一个公社。
1979年3月,宝安县改为深圳市,盐田区域属罗湖区。1980年6月,盐田从罗湖区分出,成立沙头角区;8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盐田区域除三洲田等部分山地外,均划入经济特区范围。1981年10月,恢复宝安县建置,管辖深圳经济特区外原宝安县的地区。1982年1月,罗湖行政区设立,管辖经济特区的全部范围,盐田区域也受其管辖;同年9月,沙头角镇作为县级镇从罗湖区划出。1983年6月,深圳经济特区设立罗湖、上步、南头街道、沙头角4个区办事处。
1984年5月,沙头角区办事处改设为沙头角管理区,仍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1990年1月,特区内撤销罗湖区、福田区(原上步)、南头、蛇口、沙头角5个管理区,成立罗湖、福田、南山区3个市辖区,沙头角管理区和罗湖管理区合并组建罗湖区人民政府。1997年10月21日,经国务院批复,从罗湖区分出沙头角镇和梅沙、盐田2个行政街道,成立盐田区,为深圳市辖的6个行政区之一。1998年2月16日,盐田区委、区政府成立;3月30日,盐田区举行挂牌揭幕典礼。2002年6月,盐田区撤销沙头角镇,分设为沙头角和海山两个街道。2014年12月16日,中英街管理局成立;2015年1月5日。揭牌运作。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盐田区位于深圳经济特区东部,距市中心12公里。辖区面积74.75平方公里,西接罗湖区,东连大鹏新区,北邻龙岗区与坪山区,南与新界山水相接,沙头角口岸与香港直接相通。地理坐标北纬22°26′59″至22°51′49″,东经113°45′44″至114°34′21″。辖区依山面海,北部为梧桐山和梅沙尖,南临大鹏湾。盐田区屏山傍海,盐田区海岸线长达19.5公里。大鹏湾海域面积达250平方公里,其中可供兴建深水泊位的海岸线6.7公里。
气候
盐田区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内气候温暖湿润,近20年平均气温为23.4℃,极端最高气温为37.5℃,极端最低气温为1.7℃。区内雨量充沛,具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4月至9月为湿季,10月至次年3月为干季,湿季的降水量占全年的83%,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911.9mm。受南亚热带季风的影响,常年主要风向以东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为2.2m/s。盐田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区,四季温和,雨量充足,日照时间长,夏长而不酷热,冬暖而有阵寒,干湿季节分明。夏季盛行偏东南风,高温多雨;其余季节盛行东北季风,天气较为干燥,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偏北风,四季温和,雨量充足,日照时间长。盐田区年平均气温22.0℃左右,各月平均气温变化总体平稳,年极端气温出现在1月,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2016年最低气温为1.7℃,最高气温为36.7℃。盐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922毫米,年最大降雨量2847毫米,年最小降雨量998毫米。2015年全年降雨共138天,最高日降雨量为143.8毫米。降雨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4~9月的雨季,占全年降雨量80%以上,干湿季分明。4~6月是前汛期,降雨主要为锋面雨,多暴雨天气;5月开始受到热带气旋(台风)的严重影响。7~9月是后汛期,主要受热带气旋(台风)的影响,降雨主要为台风雨。
地形地貌
盐田区地势北高南低,背山面海,属低山丘陵滨海地势,地形基本由北面山地地貌带和南面海岸地貌带组成。山地地貌由高至低依次为低山、高丘陵及低丘陵。西部梧桐山,中部为梅沙尖,南部冲积台地毗邻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大鹏湾,北部三洲田水库为丘陵地,东部为大、深圳小梅沙海滩海岸沙滩。地貌景观主体构架为三山(西部梧桐山,中部梅沙尖,东部莲塘畲顶)夹两谷(西部的盐田谷地区域和东部的大水坑谷地)。大鹏湾内湾平均潮差1.03m,大部分水深15~20m,且无河流淤积,是天然深水良港。依山傍海,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海岸蜿蜒曲折,海岸地貌带分布在大鹏湾北侧,主要为山地海岸类型,岬角海湾相间。前者崖高、坡陡,海蚀地貌较发育:后者主要由沙滩、砂堤、潟湖平原组成,构成了基岩一砂砾质海岸。
水文水利
水文
盐田区河流属于大鹏湾水系,河流水系较为发达。其中:控制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条,为盐田河;控制流域面积为5~1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条,为小梅沙河;控制流域面积为1~5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5条,为沙头角河、沙头角河右支、海山涵、八号涵、十号涵、盐田河右三支(盐田河上游排水涵)、盐田河右二支(永安北一街排洪涵)、盐田河右一支(永安北三街排洪涵)、盐田河支流骆马岭水、盐田河支流大三洲塘水、望基湖水(盐田路箱涵)、大水坑、大梅沙海滨公园河、陈坑村山沟、深坑水。盐田河位于盐田街道辖区内,起点为横路引,终点为盐田南。盐田河是盐田辖区内最长河流,属山溪性河流,在盐田南汇入大鹏湾海域,全长6.70公里,明渠段长6.65公里,暗涵段长0.05公里,干流长3.30公里,平均宽度22米,河流面积5.49公顷,流域面积22.73平方公里。盐田区的河流水文特点为短、急、快、旱季缺水。
水利
盐田区共有11座水库,其中市管水库2座,分别是三洲田水库、深蓄电站上水库;区管小型水库9座,分别是正坑水库、恩上水库、翠岭水库、红花沥水库、三洲塘水库、上坪水库、叠翠湖水库、大水坑水库、跃进水库。盐田区水库总库容合计2499.82万立方米,总流域面积为21.79平方公里。
生物多样性
植物
2023年,盐田区森林面积有4706.48公顷,在盐田区山地自然分布的维管植物有约200科1500种,其中以热带区系成分所占的比例较高,常见的科有樟科、山茶科、桃金娘科、野牡丹科、梧桐科、大戟科、蔷薇科、金缕梅科、壳斗科、桑科、冬青科、芸香科、菊科、兰科、莎草科和禾本科等,并分布有红树科、金虎尾科、山柑科、肉实科、花柱草科、棕榈科和露兜树科等典型的热带科。另外,还发现了桫椤、穗花杉、白桂木、土沉香、黏木、福建观音座莲、野生南山茶等珍稀、濒危物种。
动物
盐田的野生动物资源也比较丰富,有24目64科19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蟒蛇、鸢、赤腹鹰、褐翅鸦鹃、鳞甲目、小灵猫等。
自然资源
土壤资源
盐田区区域内地质较古老,基岩多为花岗石。形成土壤为赤红壤,土壤有机质少,砂粒多;山地土壤以薄土层为主,腐殖质层薄。盐田土壤含有较高盐分及有机质,对其抗剪性能(土体抵抗剪切破坏能力)有一定影响。全区有4个土类(即赤红壤、红壤、山地黄壤和滨海沙土),8个土属;成土母岩多为花岗岩和砂页岩。赤红壤是主要地带性土壤,分布在海拔300米以下的丘陵、岗地和山坡地,是面积最多、分布最广、利用潜力较大的土壤类型,包括花岗岩赤红壤、砂页岩赤红壤、侵蚀赤红壤和耕型赤红壤等4个亚型;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300~600米的山地中上部,包含花岗石红壤和砂页岩红壤2个亚型;山地黄壤属于垂直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在海拔600米以上的山地;滨海沙土属于非地带性土类,成土母质为海积母质,主要分布在大鹏湾和大亚湾滨海地区。多数土壤类型呈酸性反应,速效钾较高,缺磷,少氮,属于较贫瘠的土类。
海洋资源
盐田海域辽阔,可建深水港。水产资源丰富,有鲤鱼、蛇鲻、蓝圆鲹、金色小沙丁、金钱鱼、木棉鱼、短带鱼、双棘三刺鲀、盲曹和鲈鱼等名贵鱼种,还有虾、蟹、贝类和藻类。
林地资源
截至2024年,盐田森林主要分布在西北面山地,林地占地面积4253.26公顷,占全区土地57.57%。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11月,盐田区有沙头角、海山、盐田、梅沙4个街道办事处和中英街管理局,分辖19个社区。
截至2024年11月
政治
截至2025年10月
人口
人口
截至2022年末,盐田区常住人口总量达21.15万人。从户籍属性划分,常住户籍人口为9.65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45.6%;常住非户籍人口为11.50万人,占比54.4%。人口自然增长方面,2022年全区常住人口中,户籍人口出生率为13.56‰,死亡率为1.83‰,自然增长率11.73‰;暂住人口出生率为5.38‰,死亡率为0.80‰,自然增长率4.58‰。
计划生育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盐田区已婚育龄妇女共4.23万人,其中户籍已婚育龄妇女2.38万人,暂住已婚育龄妇女1.85万人。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率为98.1%,暂住人口计划生育率为95.8%;户籍已婚育龄妇女一孩率55.4%,暂住已婚育龄妇女一孩率46.7%;户籍已婚育龄妇女二孩率36.6%,暂住已婚育龄妇女二孩率39.1%。
2023年末,盐田区常住人口21.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9万人。其中常住户籍人口10.00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47.1%,户籍人口出生率12.0‰,死亡率2.0‰,自然增长率10.0‰;非户籍人口11.24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52.9%。
2024年,盐田区常住人口21.69万人。其中,常住户籍人口10.61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48.9%;常住非户籍人口11.08万人,占比51.1%。
民族
盐田区建区以来,区域内从单一的汉族成分,发展到2023年有37个民族。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纳西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普米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布朗族等。
经济
综合
2024年,盐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3.55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37亿元,增长441.8%;第二产业增加值102.64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540.54亿元,增长5.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5.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84.0%。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9.98万元,增长3.6%。
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74.79亿元,比上年增长1.6%,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7.1%。其中,海洋经济产业增加值66.07亿元,增长10.3%;数字与时尚产业增加值55.84亿元,下降14.8%;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23.28亿元,增长2.1%;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增加值14.39亿元,增长2.9%;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10.76亿元,增长32.5%;新材料产业增加值2.42亿元,增长68.3%;高端装备产业增加值2.02亿元,增长23.2%。
2024年,盐田税收总额88.49亿元,比上年下降3.2%。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70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税收收入33.36亿元,下降3.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2.49亿元,下降14.6%。其中,九大类民生支出40.4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0%。
农业
2024年,盐田蔬菜产量2吨,水果产量1吨;新造林抚育面积50亩,中幼林抚育面积2222亩,木材采运124立方米;海水产品产量1329吨,其中,鱼类1316吨,甲壳亚门13吨。
2017年盐田区农业增加值0.26亿元,同比增长4.1倍;农业总产值2195.76万元。农产品中茶叶产量2吨,与上年持平;盆栽植物产量9.2万盆。林业中,更新造林面积221亩;幼林抚育作业面积1430亩。渔业中,海水产品产量241吨,其中鱼类238吨,甲壳类2吨,其他类1吨。
2019年,盐田区全年农业增加值0.27亿元,增长18.5%;农业总产值3616万元。农产品中,茶叶产量1吨,盆栽植物产量6.4万盆;林业中,更新造林398亩,零星植树11600株,未成林抚育作业面积1820亩次;渔业中,海水产品产量131吨,其中鱼类129吨,虾蟹类2吨,其中对虾属1吨,锯缘青蟹1吨。
2024年,盐田区全年蔬菜产量2吨,水果产量1吨;新造林抚育面积50亩,中幼林抚育面积2222亩,木材采运124立方米;海水产品产量1329吨,其中,鱼类1316吨,甲壳亚门13吨。
工业和建筑业
2024年,盐田全区工业增加值80.44亿元,比上年增长0.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1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9%。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1.7%,高技术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3%,黄金珠宝加工业增加值下降20.3%。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96个。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027.01亿元,其中出口交货值191.84亿元。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82.2%,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营业收入1210.98亿元,下降6.3%;利税总额47.54亿元,增长10.5%;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9.80万元/人,增长4.7%。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4.93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全区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9.32亿元,增长28.5%。
第三产业
2024年,盐田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70.31亿元,增长5.7%;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87.95亿元,比上年增长3.4%;房地产业增加值65.91亿元,增长10.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9.70亿元,增长2.9%;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合计167.18亿元,增长3.5%。全年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223家,实现营业收入238.94亿元,比上年增长7.1%。盐田港区集装箱吞吐量1503.85万标箱,增长7.1%,占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比重45.0%。全年保险机构保费收入12.41亿元,增长11.3%。全年电信业务收入2.03亿元,比上年增长0.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89万户,下降7.1%;移动电话用户8.20万户,增长6.3%;宽带用户3.48万户,增长1.9%;光纤用户3.43万户,增长2.8%;ITV电视用户1.77万户,下降4.6%。
2023年,盐田辖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75.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0%;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65.23亿元,增长5.5%。全年保险机构保费收入11.15亿元,下降6.3%。2024年,金融业增加值36.77亿元,增长0.9%。
2024年,盐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79亿元,比上年下降2.2%。按消费类型分,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71.97亿元,下降9.5%;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9.10亿元,增长7.6%。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0.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5.0%,烟酒类下降12.2%,金银珠宝类下降13.6%,汽车类下降18.5%。全区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39.19亿元,占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比重54.5%。
2023年,盐田主要景点全年接待游客1035.29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74.1%。其中收费景点135.73万人次;非收费景点899.56万人次,增长239.1%。
2024年,盐田主要景点接待游客548.7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5.4%。其中收费景点135.24万人次,下降0.4%;非收费景点413.48万人次,增长71.1%。全年全区有星级宾馆酒店2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家,四星级酒店1家。星级酒店客房数636间,床位数1023张,餐位数895位,平均宾馆酒店客房出租率52.6%,宾馆酒店接待过夜旅客90.95万人,其中国内旅客85.18万人,国际旅客5.77万人。
2024年,盐田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上年增长10.1%。其中,非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1.8%,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4.5%。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4.8%,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1.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9%,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4.8%。
2024年,盐田货物进出口总额2738.48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出口总额2062.35亿元,增长2.0%;进口总额676.13亿元,增长3.5%。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4年,盐田各级各类学校53所,与上年持平。其中,中学7所,小学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幼儿园3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数总计36751人,增长6.9%。其中,中学11096人,下降3.1%;小学14262人,增长6.9%;九年一贯制学校4449人,增长75.9%;幼儿园6907人,下降1.9%。教职工3553人,增长4.1%。其中,专任教师人数2697人,增长8.4%。
科技事业
2024年,盐田使用科技和企业发展资金3228.87万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30家,比上年增长30.0%。
文化事业
2024年,盐田公共图书馆(室)共62个,比上年增加3个,区级图书馆1个,街道图书馆4个,社区图书馆54个,藏书量84.01万册。文化馆1个,文化站4个,博物馆1个,获得市级及以上奖项的文化艺术作品149件。
沙头角鱼灯舞民俗博物馆是深圳市首个以国家级非遗命名的博物馆,也是盐田区第一家社区博物馆。博物馆位于中英街内沙头角鱼灯舞广场旁沙栏吓办公楼二楼。馆内陈列了上千件藏品,除了鱼灯舞雕塑、旧器具、农具、老相片、旧文献等实体藏品外,还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光电的结合,运用场景复原以及场景模拟等方式,向人们更加具体、形象地展示沙栏吓村的历史以及鱼灯舞保护与传承的文化轨迹。
体育事业
2024年,盐田运动健儿在各项比赛中获国家、省、市以上奖牌162枚,其中金牌59枚、银牌48枚、铜牌55枚。
医疗卫生
2024年,盐田医疗卫生机构共107家,比上年增加1家,其中,医院2家,门诊部、医务室、诊所88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妇幼保健院1家,社康中心15家。卫生技术人员1454人,下降0.6%,其中,医生626人,护士566人,药剂师67人,检验师67人,影像技师22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06人。卫生机构病床854张,增长20.3%;病床使用率82.9%,较上年上升4.8个百分点;人均门诊费用247.44元,增长0.5%;人均住院费用1.12万元,下降0.5%。全年全区各类医疗机构总诊疗量148.83万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
社会保障
2024年,盐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51万人,增长0.2%;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5.09万人,下降1.0%;工伤保险年末参保人数18.31万人,下降5.2%;失业保险年末参保人数17.70万人,下降5.9%。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1483元/月。
人文
族群文化
盐田是村落文化区域,历史上几次移民潮孕育了广府、客家、疍家文化。移民或聚居、或杂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村落。清末开始,广东省得风气之先,西方传教士及出洋谋生华侨带来的西方文明,对村落文化产生影响,形成一批带有西方文明印记的村落或华侨之乡。近代,盐田是民主革命的策源地,村民在抵御外敌、参加革命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革命老区村落。
盐田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前沿,经济社会发生巨变,这种巨变在基层社会的乡镇、村落、家庭中更为深刻。此外,清末及民国时期,惠阳、潮汕地区等地的流离渔民陆续迁到盐田临海搭棚居住,被称为疍家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安排疍家人上岸居住,形成疍家村落,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疍家婚俗旱船舞。
民俗文化
盐田区域内民俗文化是岭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盐田区的民间风俗观念、风尚气息以及婚姻嫁娶、生老病死等一系列民俗习惯,经历长期约定俗成,形成以中原汉民俗文化为主体的构架。居民历来以广府、客家两大民系为主,直至1998年建区,仍然保持着这种居民结构格局。
在风俗方面,以两大民系为主,呈现着各自不同的风貌特色。广府民系居民主要从事渔、盐业,到明清时期,以“鱼米瓜果”称盛一时,因此,从先人传承下来的民俗观念、生产生活方式、风尚习俗等是富于海洋气息的渔农生产习俗,如奉天后为海上保护神、敬神事鬼、打醮祭祀、祈雨驱虫等习俗,岁时节日的隆重礼仪和欢乐祥和的婚姻嫁娶等传统仪式都是渔民习俗。客家民系居民祭祖祀岁、狮舞龙舞、客家山歌、酿豆腐、米酒等独具特色。
盐田区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邻,受香港植入世界各地异域文化观念和风俗影响,盐田原有民风习俗亦受影响,中西兼容婚恋观念冲击、取代传统婚姻习俗。改革开放40年来,逐步形成的新观念、新风气、新时尚、新民俗、新节会成为主流,对优化社会人文环境、促进经济繁荣起到积极作用。
盐田文化集生态文化、海洋文化、音乐文化、客家文化和历史文化于一体,是岭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沙头角街道被国家文化部授予“民间艺术之乡”。
移民文化
盐田境域的原住民,多数是在清代迁入的。清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下令广东沿海居民向内迁移50里;到了康熙三年(1664年),又强制沿海居民再次内迁30里。直至康熙八年(1669年)正月,朝廷“解除海禁、拓展界域,允许百姓回归故土恢复产业”。复界之后,清政府推行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不仅免除地租,还为百姓提供耕牛、种子,同时奖励垦田耕作,以此招引流亡人口。这些政策吸引了生活在江西、福建、广东交界山区的客家人,他们大规模迁徙到如今的盐田境域。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政府实施“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积极鼓励人口生育。到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时,新安县的人口已增长至239115人。发展至今,盐田地域逐渐形成了以客家文化为主体,同时融合渔农文化、疍家文化的自然村落特色。
红色文化
盐田区是东江纵队的根据地之一。据1990年宝安区老区村庄分布表统计数据显示,全市有368个自然村落被评划为革命老区,其中盐田区有29个村被评划为革命老区,占比7.9%,红色资源丰富。
文化交流
2021年8月17日深港客家山歌合唱团培训班正式开班,20多名深港两地学员(居民)齐聚中英街文体中心,培训班首节课由“杰出客家文化使者”陈善宝老师授课,受到了学员们的欢迎。
方言俚语
盐田区域的早期居民,基本上是客家人,潮汕人和广府人是后来移居的。方言有客家话、粤语、潮州话。使用方言以客家话为主,但不少客家人和潮汕人也懂粤语。受语言环境影响,当地客家话与梅州地区的客家话大同小异。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客家话仍是强势语言,一些从外地调进盐田区域工作的非客家人,在与当地客家人的交往中学会了客家话。讲潮语的主要是数百年前从海陆丰一带来到盐田海域捕鱼为生的水上渔民(疍家人),新中国建立初才陆续上岸定居,他们也懂客家语和粤语。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后,来自全国各方言地区的新移民不断迁入,就形成“多方(言)杂处”的语言环境。原居民因世代繁衍于此,形成多个方言群落(方言点),而新居民因分散杂处,不可能形成新的方言群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同一方言区的人们习惯用家乡话交流,不同方言区的人们则使用带有各方言口音的普通话进行交际。在公共场合,各方言区的人都会自觉地使用普通话,普通话成为区内的交际语言和工作语言。
改革开放后,香港话在语调语气、日常用语和语法方面都对区域内的言语交际产生影响。说话喜欢用语气词“啦”和“很+名词”语法格式,如“这是最好的啦”、“很艺术”、“很男人”等,都明显带有香港粤语的影响。受香港人说话方式的影响,许多青少年日常交谈中喜欢夹带一些英语,如“打电话给我”说“call我”,“够朋友”说“够friend”,“再见”说“bye-bye”,“谢谢”说“thankyou”,“开心”说“happy”,等等。
随着深圳市建设事业的发展,外来人口越来越多,也由于学校教育、广播、电视的普及,客家话的使用率已大幅下降,日常生活中普通话和粤语的使用率上升,在上班、上课、会议、讨论等公开的场合,均使用普通话。
盐田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沙头角、盐田、大梅沙、小梅沙等地的大部分自然村。但由于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邻,粤语也在全区各村流行。此外,区内也有零星的潮州话和随新移民入区的各地方言。中英街两边的原住居民,基本上是客家人,潮汕人和广府人是后来移居的,方言有客家话、粤语、潮汕话。
历史文物
截至2025年,盐田区目前拥有14处不可移动文物,具体分类如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
盐田区有1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分别入选不同级别。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共2项,为沙头角鱼灯舞与贾氏点穴疗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项,即疍家人婚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3项,包括盐田山歌、天后宝诞祭典和红烧乳鸽;此外,还有5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分别是盐田三村舞麒麟、沙栏吓村麒麟舞、彩绳编织、峨嵋白眉派武术以及九簋菜。
鱼灯舞是沙栏吓村吴氏家族世代相传的民间舞蹈,清代吴氏先祖定居此地后就有了,发展至今已有300多年。沙头角鱼灯舞是沙栏吓村吴氏祖先世代相传的传统民间舞蹈,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多年。2006年,“沙头角鱼灯舞”通过了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2008年,“沙头角鱼灯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盐田区创办了“沙头角鱼灯节”,不断创新鱼灯舞的传承方式。2016年12月,沙头角鱼灯舞民俗博物馆正式开馆。
馆内的鱼灯设置和造型均为渔民日常生产中常见的海鱼品种,鱼灯则是先用竹篾扎成鱼的形状,糊上纱纸,用元粉、皮胶和上颜料画鱼,再涂上油桐,在鱼腹之下装一条20厘米长小棍,演员以此举鱼灯起舞。馆内雕塑演员身着蓝色套装,脚穿黑色布鞋,蹲马步,手拿颜色各异的鱼灯,或单人表演,或双人共同表演。
风景名胜
盐田区主要景点有:东部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包括茶溪谷、云海谷、大华兴寺等)、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半山公园带、中英街、海滨栈道、大梅沙海滨公园海滨公园、深圳小梅沙海滩海洋馆、小梅沙度假村等。
海滨栈道
盐田区海滨栈道西起中英街古塔,东至背仔角,沿着黄金海岸线,串联起沙头角、盐田港、大梅沙、小梅沙,全长约19.5公里。受2018年莽吉柿台风影响,原有的栈道和植被遭到损毁。此后,盐田区又重新修复贯通19.5公里海滨栈道。
升级改造后的海滨栈道全线配备了夜景灯光,让夜晚行走在栈道上市民游客也能领略盐田区的海滨夜景。海滨栈道大、小梅沙段的夜光照明系统由2100多个LED光控灯组成,主要依托安装在栈道护栏上的太阳能光板进行发电,既起夜间照明作用,也践行了该重建工程“保护生态、统一协调、全线贯通”的原则。
小梅沙海洋世界
小梅沙海洋世界总占地面积6.0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25万平方米,水体量共计40000立方米,项目以海洋文化为主题。该海洋世界拥有陆生动物、鳍足类、鲸豚类、鸟类、鱼类等200多种稀有名贵动生物,设有17项科技互动展项,这些展项将传统生物展示与现代高科技多媒体互动技术相结合,运用裸眼3D、全息投影等技术展示海洋生物和海洋文化,其中重点打造了国内首家极地主题的飞行影院。
小梅沙海洋世界规划有8项演出,其中青蓝洞环幕激光投影秀、鲸豚剧场和欢乐剧场均采用国内外顶尖演艺技术重点打造。新小梅沙海洋世界集海洋生物保育、科普教育、亲子研学、娱乐互动于一体,融合IP+主题、海洋+科技、科普+娱乐,在动物展示、科技互动、游客体验方面均有极大提升,且包含五大展区。其极地馆主要展出白鲸、北极熊、海象、海豹、海狮、企鹅、北极狐等;热带馆主要有各类鲨鱼、鳐总目、水母、红树林、珍稀动物等;鲸豚馆拥有海豚等海洋动物的展出;在海狮混养池,游客可深入感受水上水下多种海狮风貌;青蓝洞大厅拥有国内最大的圆柱形展缸,展示有数万尾繸鳞小沙丁鱼及深海鱼类,呈现海底沙丁鱼风暴景观。
此外,小梅沙海洋世界重点打造了四大秀场。青蓝洞投影秀在大型圆柱形展缸上国内首创360°帷幕结合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生物虚实结合的展示方式,为游客带来视觉盛宴;鲸豚剧场多采用灯光、投影、激光及舞台机械等高科技方式,呈现一场生动的未来科技海洋大秀;欢乐剧场在IP敖宝敖仔的风趣幽默主持下,与海狮等海洋动物上演一场动物大拯救的海洋环保科普剧。
东部华侨城
东部华侨城占地9平方公里,于2004年底动工兴建,是集两大主题公园、三座旅游小镇、五家度假酒店、两座18洞山地球场、大华兴寺和天麓地产等于一体的世界级度假旅游目的地。
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
梧桐山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梧岭天池”被誉为“新安八景”之一,如今“梧桐烟云”以其特有魅力荣“深圳八景”之列。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2009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英街
中英街,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镇,由梧桐山流向大鹏湾的小河河床淤积成,原名“鹭径”。长不足0.5公里,宽不够7米,街心以“界碑石”为界,街边商店林立,有来自五大洲的产品。
知名人物
参考资料: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
深圳市盐田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25-10-08
About Yantian-SHENZHEN YANTIAN.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2025-10-08
地理位置.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2025-08-14
盐田区黄金珠宝产业绿色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2025-10-08
> 盐田.mca.2025-10-08
深圳市盐田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2025-07-20
“打卡”海滨栈道 奔赴一场属于山海盐田的秋日浪漫.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2025-10-09
盐田大事记-2009年8月.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2025-10-08
深圳版图上的“绿宝石”——梧桐山风景名胜区.档案馆.2025-10-08
中英街预约.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2025-10-08
渠道监督及联系方式.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2025-10-08
行政区划.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2025-10-08
历史沿革.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2025-10-08
盐田区举办文化遗产专题展 一起来了解盐田这些文化遗产.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2025-10-08
盐田区改名?读完这篇文章,你就不这么想了.南方+.2025-10-08
网友提议“盐田”改名“海山”,官方“婉拒”但热情回复原因.qq.2025-10-08
自然资源.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2025-10-08
盐田区政协六届五次会议胜利闭幕.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2025-10-08
领导名片.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2025-10-08
盐田区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二次会议.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2025-10-08
深圳市盐田区统计局.yantian.2025-10-08
人口民族.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2025-10-08
深圳市盐田区202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2025-10-09
旅游资源.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2025-10-08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深圳沙头角鱼灯舞民俗博物馆开馆.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2025-10-08
民俗文化.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2025-10-08
盐田社会人文简介.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2025-10-08
深圳市盐田区革命老区发展史.dfz.2025-10-08
“声入人心”——中英街开展深港客家山歌合唱团培训班.盐田网.2025-10-08
小梅沙海洋世界重新开放啦!.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2025-10-09
深圳的公园分类体系是怎样的?.深窗帮办.2025-10-08
盐田大事记-2012年3月.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2025-10-08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名单(410 个).forestry.2025-10-08
全国百强新区榜单首次发布:广东、江苏最多.新浪财经.2025-10-08
盐田获评首批广东全域旅游示范区 “全域+全季”旅游开启新篇章.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2025-10-08
【我与深圳经济特区40年】包下高铁当花车.中国日报中文网.2025-10-08
盐田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2025-10-08
水利部关于公布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的公告.中国政府网.2025-10-08
盐田区卫生健康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2025-10-08
赛迪顾问 | 幸福百强区(2021)重磅发布.网易新闻.2025-10-08
九江一地被评为2021年度全国健康促进县(区)!.cjn.2025-10-08
盐田区获评“国家级健康促进区”.深圳新闻网.2022-07-17
全省示范!佛山4个项目(地区)上榜!.澎湃新闻.2025-10-08
自然资源部关于认定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5-06-16
广东12个县(市)上榜!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公布.南方网.2025-10-08
全市唯一!盐田区卫健局荣获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202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