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中镇

呼中镇是中国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下辖镇,地处呼中区偏北部、呼玛河中游地带,东隔林中岭与新林区毗邻,南与宏伟镇接壤,西隔雉鸡场山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北与碧水镇相连。为呼中区政府驻地。下辖向阳社区和北秀社区。呼中镇人民政府位于呼中区呼中镇中心大街105号。截至2019年,呼中镇的户籍人口数为‌21369人‌。‌‌全镇总面积8.4平方公里。

呼中镇地处山地丘陵地带,四面环山,地势南高北低。属寒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温凉而短暂,春、秋季多干旱,呼中镇因位于呼玛河中游而得名。原属呼玛县管辖的林区,1964年8月,划归大兴安岭特区管辖,始设呼中林业公司。1972年,呼中镇行政归属调整为呼中区管辖。1987年4月,正式设置呼中镇。

呼中镇是大兴安岭林区主要林业城镇之一,截至2011年,呼中镇财政总收入1937.9万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26.3万元,比上年增长30%。

命名

呼中镇因位于呼玛河中游面得名。

历史沿革

呼中镇原为呼玛县所辖的林区。1964年8月,该地被划归至大兴安岭特区,并设立了呼中林业公司。到了1972年,呼中镇行政归属调整为呼中区管辖。1987年4月27日,依据黑龙江省黑民字(1987)9号文件的相关规定,正式设立了呼中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呼中镇坐落于呼中区的偏北部,紧邻呼玛河中游地带。其地理位置独特,东面以林中岭为界与新林区相邻,南面则与宏伟镇紧密接壤,西面通过雉鸡场山与内蒙古自治区划定边界,北面则与碧水镇相连通。呼中镇人民政府坐落于中心大街与河西路交叉口的东北侧,电话区号0457,邮政编码165036,为区人民政府驻地,距大兴安岭地区行署185千米。

地形地貌

呼中镇位于山地丘陵区域,四周被山脉环绕,整体地势呈现南高北低的特征。主要山脉包括飞虎山、布鲁吉山、雉鸡场山等。其中,镇域内最高点为石破山,位于镇址以北1500米处,海拔800米;最低点处于镇址西南方向的呼玛河河道,海拔445米。

气候特征

呼中区镇属寒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表现为冬季寒冷且持续时间长,夏季温和而短暂,春、秋两季多呈现干旱状况。该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为-3.6℃;无霜期年平均天数为98天,其中1978年无霜期最短,仅为4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326.4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484.8毫米。

水文

呼中镇境内河道归属于黑龙江水系呼玛河流域,主要河流包括呼玛河、卡马兰河、波洛霍里河、波洛戈埃河、亚立盖河、伊立奇河等。其中,呼玛河是境内最大的河流,自南向北贯穿全境,流程长度为50千米,年平均流量为29.5立方米/秒,其主要支流包括阿穆卡第霍玛鲁河、卡马兰河等。

自然资源

呼中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金、银、铜、铁、铅、锌、钼、大理石白云岩等15 种,发现矿床、矿(化)点31处,其中小型麦饭石矿床1处、铜金矿1处铁矿铅锌矿各3处。

自然灾害

呼中镇的主要自然灾害有雷暴、暴雪、干旱、低温、冰雹、大风、寒潮等。2004年,境内发生了一次最为严重的2008年中国雪灾,雪深达42厘米。2008年7月20日13时42分,全镇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为罕见的冰雹灾害,这次由于强对流天气形成的冰雹持续18分04秒,最大冰直径达40毫米,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工严重拟失。

人口

1992年末全镇总人口2.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万人。

2011年末,呼中镇辖区总人口24692人。总人口中,男性12663人,占51.3%;女性12029人,占48.7%;18岁以下2938人,占11.9%;18~35岁5735人,占23.2%;35~60岁11928人,占48.3%:60岁以上4091人,占16.6%。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3828人,占96.5%;有蒙古、回、满、朝鲜等少数民族,共864人,占3.5%。2011年,人口出生率2.5%e,人日死亡率3%,人口自然增长率-0.5%辖区总面积2912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人。

截至2019年,呼中镇的户籍人口数为‌21369人‌。‌‌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呼中镇辖向阳、北秀2个社区设有19个居民小组。

截至2025年,呼中镇下辖向阳社区和北秀社区。呼中镇人民政府位于呼中区呼中镇中心大街105号。

政治

经济

截至2011年,呼中镇财政总收入1937.9万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26.3万元,比上年增长30%。

第一产业

截至2011年末,呼中镇累计造林12.7万株,主要树种为樟子松云杉大苗,林木覆盖率97%。工业以本材生产、山产品深加工为主。

第二产业

2011年,呼中镇工业总产值7050.4万元,比上年增长0.6%。

第三产业

2011年末,呼中镇商业网点24个,职工2512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80万元,比上年增长18%。

2011年,呼中镇财政总收入1937.9万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26.3万元,比上年增长30%。

社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呼中镇有文化站3个,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个,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藏书1万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37人。

教育

2011年末,呼中镇有幼儿园8所,在园幼儿285人,专任教师15人;小学1所,在校生596人,专任教师5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504人,专任教师11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高中1所,在校生539人,专任教师83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呼中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个;病床108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4.4张,专业卫生人员108人;其中执业医师38人,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47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9575人次。

社会保障

2011年,呼中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38户,人数1672人,支出429.37万元,比上年增长36.6%,月人均214元,比上年增长18.2%;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878人次,支出8.3万元,比上年增长1.3%。

截至2024年,大兴安岭呼中区呼中镇人民政府内设机构(处室)共6个,包括:呼中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呼中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呼中镇综合文化站、呼中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 呼中镇综合执法队、呼中镇党群服务中心。

民生

2011年末,呼中镇设有邮局1家,配备服务网点5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达35.7千米,实现乡村通邮率100%。全年共投递邮件5.3万件,邮局业务收入为678万元。同时,镇内有电信企业3家,设有营业厅2个及服务网点7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为1万门,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数量为43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为60%;移动电话用户数量为2.11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94%。此外,宽带接入用户数量为185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为650万元。

交通

呼中镇已构建起包含铁路与公路两种运输方式的交通运输体系。至2011年,林碧支线铁路穿越该镇,该线路为43轨木枕铁路,设有呼中站,每日平均有两列客车在此停靠。通过该铁路向南可抵达加格达奇、齐齐哈尔等地,每日客运量达157人次,年货运吞吐能力为21.5万吨。此外,镇内拥有县、乡级公路共3条,总里程为183千米。

相关事件

2025年9月15日,呼中区提前开栓供暖,正式开启了2025年下半年的供暖季。

参考资料 >

呼中区概况.呼中区人民政府.2024-08-02

呼中镇党委开展“入万户、集民意、解民忧”专题调研.呼中区人民政府.2025-10-04

呼中镇人民政府.呼中区人民政府.2025-10-04

关于印发呼中区县域经济发展突破年实施方案的通知.呼中区人民政府.2025-10-04

2024年度大兴安岭呼中区呼中镇人民政府部门决算公开说明.2024年度大兴安岭呼中区呼中镇人民政府部门决算公开说明.2025-10-06

9月18日,“中国最冷小镇”呼中提前起炉供暖的视频引发关注。.新京报.2025-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