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鳗(英文名:Leptocephalus),是鳗鲡目、海鲢目等24目801种硬骨鱼类在发育阶段形成的幼体形态。因卵孵化后变态,成为形似柳叶的幼体,故称为“柳叶鳗”。
柳叶鳗的身体是由胶质的“黏多糖”构成,无色透明,头部很小,身体上有细细的纹路,中间一根脊椎骨贯穿全身。柳叶鳗身体扁平,只会顺着洋流到处漂流。在漂流的过程中,它们以海洋中漂浮的有机化合物碎屑为食。
鳗鱼类共有六个发育过程,包括卵、柳叶鳗、玻璃鳗、鳗线、黄鳗和银鳗。其中柳叶鳗处于第二阶段,是完成海洋至淡水生态适应的关键过渡期。幼体经历柳叶鳗、玻璃鳗等阶段逐渐变态,最终洄游至淡水生长,成体成熟后返回深海产卵并死亡。
命名
仔鱼在生长发育期间,其身体侧扁,形状像柳叶,故称为“柳叶鳗”。
定义
柳叶鳗是鳗鲡目、海鲢目等24目801种硬骨鱼纲在发育阶段形成的透明叶状的幼体形态。其代表性生物为日本鳗鲡、太平洋双色鳗鲡、澳洲鳗鲡、大美体鳗、科氏龟草鳗、长尾突吻鰻、大眼锥体糯鳗、米克氏鿕美体糯鳗等。
形态特征
柳叶鳗的身体是由胶质的“黏多糖”构成,中央宽,头尾狭小,无色透明,身体上有细细的纹路,中间一根脊椎骨贯穿全身。除了一双黑色的眼睛外,血液、内脏、骨骼、皮肤都是透明的。而像肝脏、胆囊、胰腺这种有颜色的器官,在这个阶段还未长出来。
生活习性
柳叶鳗身体扁平,只会顺着洋流到处漂流。在漂流的过程中,它们以海洋中漂浮的有机化合物碎屑为食,最终洋流会把它带到某个大陆或岛屿附近。
发育过程
鳗鱼在陆地的河川中生长,成熟后洄游到海洋中产卵,一生只产一次卵,产卵后即死亡。这种生活模式与三文鱼的溯河洄游性相反,称为降河洄游性。
鳗鱼类共有六个发育过程,包括卵、柳叶鳗、玻璃鳗、鳗线、黄鳗和银鳗。柳叶鳗处于第二阶段,是完成海洋至淡水生态适应的关键过渡期。卵期位于深海产卵地;柳叶鳗阶段在大洋中随洋流长距离漂游,身体扁平透明,薄如柳叶;玻璃鳗阶段在接近沿岸水域时身体转变成流线型,以减少阻力;鳗线阶段进入河口水域时开始出现黑色素,并成为养殖业鳗苗的捕捉来源;黄鳗阶段在河川成长期间鱼腹部呈现黄色;银鳗阶段成熟时鱼身转变成银白色,眼睛变大,胸鳍加宽,以适应洄游至深海产卵。
参考资料 >
海洋科普(1520)| 鳗鱼的一生.微信公众平台.2025-09-25
Browse taxonomic tree.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5-10-06
这几种透明的海洋生物,你见过吗?.微信公众号平台.2025-10-09